历史百科网

扬州清曲

[拼音]:yangzhou qingqu

江苏曲种。又名“广陵清曲”、“维扬清曲”。流行于扬州城乡,以及镇江、上海、苏州、南京等地。

扬州清曲起源于元代的“小唱”,是在元代散曲的基础上,吸收江淮一带风行的各种俗曲民歌,加以改造和利用,于明代中叶形成的一种富于地方气息的曲种。明沈德符《野获编》“时尚小令”一条所载的小曲名称,大都在扬州清曲中保留着,成为最常用的曲牌。明张锜《衡曲麈谭》在分析清曲与传奇的区别时,指出清曲也可描叙离合悲欢。可见当时的清曲已不仅是短小的抒情清唱,而且已具有表现人物故事的完整唱段了,在形式上也发展为套曲。扬州清曲至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了全盛阶段。无论在音乐曲牌、乐器伴奏方面,还是在曲目唱本方面,都异常丰富,并以其腔调的细腻、缠绵和抒情著称。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述了当时著名歌唱家、伴奏家黎殿臣、陈景贤、刘天禄、刘禄观、牟七、金姑、潘五道士、郑玉本、朱三等人的艺术贡献。同时,清曲的一些曲调和唱本也流传到云南、广东和北方一些城市。从晚清到民国,由于战争频仍,经济萧条,清曲艺术的处境相当困难,但在一些清曲艺术家的艰苦努力下,还是将清曲艺术保存了下来。这期间的重要艺术家有作词家施元铭、魏绍章,演唱家黎子云、钟培贤、裴福康、王万青、尤庆乐等。

扬州清曲的曲调有〔软平〕、〔叠落〕、〔骊调〕、〔调〕、〔满江红〕、〔银纽丝〕、〔芦江怨〕、〔耍孩儿〕、〔杨柳青〕等 116支。这些曲牌除来自扬州本地小调外,还吸取了昆曲、徽剧、滩簧、道情及外地的民间歌曲。演唱分为“单片子”(用一支曲牌唱奏)和“套曲”(用两支以上曲牌联缀唱奏)两种。套曲又分为“小套曲”和“大套曲”,以〔满江红〕为主调的套曲,称“五瓣梅”。套曲中曲牌的选用和衔接,根据唱本内容的需要,注意全曲的统一与完整,层次的分明与变化。杨州清曲一般以坐唱形式演出,人数从1、2人至8、9人不等,唱奏者每人操一种乐器。常用乐器有琵琶、三弦、月琴、四胡、二胡、扬琴及檀板、碟子、酒杯等,有时也用箫。传统清曲是不化妆、无说白、无表演的,只靠音乐和歌唱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所以在吐字发音、运气行腔方面非常讲究。发声分窄口(用假嗓)、阔口(用本嗓)2种,窄口主要用于有故事情节的唱段中的旦脚唱腔。

扬州清曲的艺术活动,分营业性与自娱性两种。前者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靠走街串巷或在航行于内河的客船上卖艺;后者多为店员、小手工业者和知识阶层的市民,这些人在创作唱本和音乐曲调的改革整理方面,贡献较多,有的人并做过一些理论研究工作,如王万青(1899~1967)著有《扬州清曲唱念艺术经验》。

杨州清曲的曲目十分丰富,已有文字记录的唱本约有 500种左右。单片子曲目有《十杯酒》、《做人难》等。套曲曲目有《黛玉悲秋》、《梁山伯与祝英台》、《竹木相争》、《老鼠告状》等。我国成立后,清曲艺人多被专业曲艺团体吸收,并培养出一批新人,创作了一批新唱本,如《刘胡兰》、《工农兵》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扬州清曲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616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