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东乡族音乐

[拼音]:Dongxiangzu yinyue

[外文]:music of Dongxiang nationality

东乡族大部分居住在我国甘肃省临夏 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和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其他散居在和政县和临夏县以及新疆、宁夏等地,人口279397人(1982年统计)。信仰 教。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通用汉语、汉文。东乡族音乐主要是民歌,有东乡语民歌和汉语民歌。

东乡语民歌

多叙事性长歌,如描述天仙打仗的《占黑拉木》,抒情优美的《葡萄娥儿》等。《米拉尕黑》是最著名的一首,内容是叙述年轻勇士米拉尕黑与美丽的玛芝璐姑娘相爱的故事。有两支曲调,一支由do、re、mi3音组成,主音为do;另一支为五声音阶,音域在主音la及其上方小七度之间。两支曲调的结构不甚定型,随唱词长短的变化而伸缩,具有较强的吟诵性。其基本音调如下:

汉语民歌

流行甚广,数量较多,有“少年”(即花儿)、碾场歌、打夯号子、宴席曲、儿歌等。

(1)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少年”,与甘、青、宁 3省回、汉花儿基本一致,但更显高亢、激越,主要的曲调有“二令”、“三令”、“白牡丹令”、“二梅花令”等。大都只用sol、la、do、re4 音组成,主音为sol。

(2)碾场歌,是人们在赶性口碾场时唱的歌,歌中常用“拉拉”等虚词,所以又称“喊拉拉”。多用五声音阶,主音为la,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旋律呈“低-高-低”型,但上句较宽广,起伏大,下句较短,起伏小。节奏自由。用假声演唱,有郁愤、悲凄之感。例如:③打夯号子有5~6种曲调,如齐唱的“长点子”,一领众和的“四夯调”等。

(4)宴席曲是欢庆婚礼时在场院中表演的一种小型歌舞曲。较流行的有《方四娘》、《牧童放牛》等。

(5)儿歌大多是数板性的歌谣,如《打箩箩》就是两人面对面手拉手,作模仿箩面劳动游戏时唱的歌,曲调为短小乐句的反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东乡族音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538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