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汉魏洛阳故城

[拼音]:Han-Wei Luoyang gucheng

[外文]:Site of the Han-Wei Period Capital Luoyang

我国周、汉、曹魏、西晋、北魏都城遗址。在河南省洛阳市东15公里偃师、孟津相邻处。西周初营建洛邑,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战国时称洛阳。秦为三川郡。西汉刘邦初都于此,后迁长安。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阳为雒阳。其后曹魏定都时复改为洛阳。西晋亦以此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自平城迁都于此。隋大业元年(605)在今洛阳市区处建东都,故城遂沦为废墟。因该地在汉魏两代最为繁盛,故史称汉魏洛阳故城。1961年我国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4年,北京大学阎文儒对汉魏洛阳故城进行调查。1962年以来,我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此进行长期的勘探和发掘,基本探明了城墙、城门、主要街道、宫城的范围和部分殿台基址以及城西北隅金墉城的范围和布局,发掘了城内永宁寺遗址、城南灵台、辟雍、明堂等礼制建筑和太学遗址及刑徒墓地。

沿革

汉魏洛阳故城的形制自东汉到北魏变化不大。东汉雒阳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共有城门12座。其中西门3座,南门4座,东门3座,北门2座。城内主要宫殿为南宫、北宫,东北隅有太仓、武库,中部西侧为金市。城外东郊有马市,南郊有南市。曹魏和西晋的洛阳城,依照前制,只是在魏明帝时在洛阳城西北角增修了金墉城。北魏时仍利用东汉、魏晋的城墙和城门,只是把西城墙中间的雍门向北移了约 500米并改称西阳门;在西城墙北端靠近金墉城处又开一门,称承明门。在城内废除了东汉以来南北宫的制度,建立了单一的宫城,街道也有些变更。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增修外郭城,号称“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有 320个坊及大市、小市、四通市等工商业区,范围极广,东汉以来的旧城成为北魏洛阳的内城。

范围与布局

现存平面为长方形,南城墙因洛河北移被水冲毁。北、东、西 3面城墙保存较好。部分地段高出地面5~7米左右。包括西北隅金墉城在内,北墙全长约3700米,宽约25~30米;西城墙残长约4290米,宽约20米;东城墙残长约3895米,宽14米。全城周长14公里。城墙夯土版筑,版筑夹棍眼的痕迹尤存。在部分城墙上还发现有向城外突出的墩台,西墙北段有 4座,北墙东段有 3座。墩台间距为110~120米,类似后世城墙所筑的“马面”。在城墙外侧均发现有护城河遗迹。北魏外郭城破坏殆尽,现存南郭城少量夯土垣墙残段。

西城墙探出 5座城门,除北起第二门为一门二洞外,皆为一门一洞。最北一门是北魏的承明门,向南是北魏的阊阖门,即东汉的上西门,再南是北魏的西阳门,再南是东汉的雍门,北魏时废,最南是北魏的西明门,即东汉的广阳门。北城墙探出 2座城门,西面的一门三洞,是北魏的大夏门,即东汉的夏门,东面的门洞已破坏,有一条路土通过,应是北魏的广莫门,即东汉的谷门。东城墙探出 3座城门,皆为一门一洞。北起第一门是北魏的建春门,即东汉的上东门,与阊阖门相对。第二门是北魏的东阳门,即东汉的中东门,与西阳门相对。第三门是北魏的青阳门,即东汉的旄门(又称望京门),与西明门相对。文献中所载南城墙的 4座门,自西向东为北魏时的津阳门(东汉津门)、宜阳门(东汉小苑门)、平昌门(东汉平城门)、开阳门(东汉同名),没于洛水已无迹可寻。

城内共钻探出东西横街4条,南北纵街4条,基本上都与城门相连。其中由东城墙的建春门向西直通西城墙的阊阖门的横街,全长2510米,宽35~51米,是一条横穿宫城的主干大道;其南由东城墙东阳门向西直通西城墙西阳门的横街,全长2630米,宽约41米,从宫城南侧通过,将全城分为南北两半;还有北从宫城南门起,向南一条纵街直达洛河边,应是通过南城墙宣阳门的铜驼街,为全城的南北中轴线,残长1650米,宽约40~42米。街道两旁发现有大面积的夯土建筑基址,应是文献上记载的左卫府、右卫府、太尉府、司徒府等衙署和太庙、太社的遗存。

东汉时期,城内主要宫殿为南宫和北宫。曹魏、西晋变化不大。北魏时建立了单独的宫城。北魏的宫城位于城内北中部,南北长1398米,东西宽 660米,占全城总面积十分之一左右,是最重要的中心建筑区。宫城的南、东、西三面城门已找到,南门也称阊阖门,门洞阙口宽约46米,门两侧有厚大的夯筑土阙,形制雄伟;东门云龙门与西门神虎门相对。宫城内西部有一座大型夯土台基,东西长100米,南北宽60米,高出地面4米左右,应是北魏太极殿遗址。在宫城其他地方还发现夯土台基20余处,亦为宫殿遗存。

城的西北隅有曹魏时期修建的金墉城,由 3个南北相连的小城组成,平面呈“目”字形,南北长约1048米,东西宽为255米。3城之间有门道相通,城墙宽约12~13米,残高 6米左右。城内也发现有20多处夯土台基。金墉城北靠邙山,可俯瞰洛阳全城,是进攻和防守的制高点,在城墙的外壁上,每隔60~70米也有一座向外突出的墩台,可见这里应是一座军事要塞。

其他重要遗迹

有永宁寺、白马寺、灵台、明堂、辟雍、太学、刑徒墓地等。永宁寺是北魏洛阳城内较大的一所佛教寺院,位于宫城西南 1公里处。寺院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周围有夯土墙,总长1040米。已发现南门、东门、西门和西南角的角楼。寺院正中的方形塔基高4.7米,多为夯土版筑而成。塔基上有 5圈方形柱础,正中有一座用土坯垒砌的方台,台的南、东、西三面壁上各保存 5座弧形壁龛,供奉泥塑佛像。永宁寺塔于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时被雷电所击起火焚毁,1963年发掘时塔基表面及其周围尚有很多灰烬、烧土块和木炭等遗存。

灵台位于南城墙东汉平城门外大道西侧,是汉晋皇室用来占星云、卜凶吉的地方,也是研究天文、气象的专门机构。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220米。经发掘中心建筑为一座方形台基,台基有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与今农田地面同高,四周环筑回廊,回廊外用卵石铺成散水,散水外有砖砌的排水沟。北面正中有坡道可通上层平台,四面各有五开间的建筑。中心台顶现存残高8米多,平面略呈南北长11.7米、东西宽8.5米的椭圆形。灵台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一座最早的天文观测台遗址,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曾在此设计制造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为我国古代天文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明堂为“天子太庙”,是皇帝祭祀祖先接受臣下朝觐的地方,位于灵台之东。围墙平面近方形,南北长400米,东西宽 386米,围墙内正中有一座大型正方形夯土台基,是明堂的主体建筑。辟雍是封建统治阶级“行礼乐,宣德化”的地方,位于明堂之东。围墙平面方形,每边长约 170米。围墙内偏南处有一座大型长方形夯土台基,应是辟雍的主要建筑。遗址出有西晋咸宁四年(278)所立“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碑(即晋辟雍碑),碑文记载了晋武帝司马炎及皇太子司马衷亲临辟雍视察的事迹。

太学创建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是我国最早的大学。遗址位于辟雍的东北,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是一组长方形夯土建筑群,其范围东西长约 104米,南北宽90余米;东部为一组密集成排的夯筑房基,围以3米宽的夯土墙,南北长 220米,东西宽150米。有名的“熹平石经”和“正始石经”就先后镌刻在这里。

在灵台西南 1.5公里处,发现有一处东汉刑徒墓地,其范围东西长 250米,南北宽200米,已发掘出522座刑徒墓。经鉴定全部刑徒的脊椎骨都有明显的劳损痕迹。出土刑徒墓砖 820多块,都是利用各种残缺废弃的砖来写刻的,铭文为隶书,有的草率,有的规整,是除碑刻、简牍之外,数量较大的一批汉代书法资料。刑徒墓砖上一般均刻有狱名或郡县名、刑名、姓名、死亡日期等。这些刑徒是从全国各地的狱所押送到司隶校尉、将作大匠等管辖的工地,替封建统治者修砌陵墓、建造宫苑、筑城、挖河、开凿栈道、漕运、伐木、采矿等重体力劳动的。许多刑徒在刑期未满之前就被折磨致死。刑徒墓地的发现和墓砖的出土,是研究汉代刑狱制度和阶级关系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遗址保护

1956年河南省人民 将其列为保护古迹之一。1961年在城址树立一批保护标志。1964年在故城涉及的4个公社各设一名专职文物保护员。1972年,以村为单位建立了文物保护小组。1974年,划定10处重点文物保护区。1976年,洛阳市成立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专职保护白马寺和城址。1989年划定了城址保护范围。

参考书目

阎文儒:《洛阳汉魏隋唐城址勘查记》、《考古学报》第 9册,1955年。

我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洛阳汉魏故城初步勘察》、《考古》1973年第 4期。

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魏陵墓》、《文物》1978年第 7期。

参考文章

汉魏洛阳故城与灵台、永宁寺遗址我国地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汉魏洛阳故城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439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