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萨满舞

[拼音]:samanwu

[外文]:shaman dance

俗称萨满跳神。是萨满教巫师在祈神、祭祀、驱邪、治病等活动中表演的舞蹈。“萨满”一词源于满-通古斯语,意为“因兴奋的狂舞者”,后演变为对具有巫术技艺的萨满教巫师的通称。萨满舞是表现萨满教信奉万物有灵与图腾崇拜的舞蹈,是萨满教仪式中保存和流传下来的民族艺术之一,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中盛行这种巫术舞蹈。到20世纪中叶,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锡伯、赫哲、维 、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仍有流传。

萨满舞源于原始社会的渔猎生活,从现在萨满的服饰、道具和舞蹈动作中,都可以看到原始氏族生活与图腾崇拜的痕迹。例如:鄂温克族萨满舞的服饰,要缀以兽骨、兽牙;所用的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乐器,其鼓面与鼓槌都要包以兽皮;表演中有模拟熊与鹰的舞蹈动作。鄂伦春族萨满,头戴鹿角神帽,表演中有鹿与熊的舞蹈形象。达斡尔族萨满在舞蹈中模拟鹰的形态。赫哲族萨满的抓鼓要蒙以鹿皮,每年春、秋两季的鹿神节时,萨满要跳鹿神舞。

萨满舞是在祷词、咒语、歌唱和鼓声中进行的,其表演充满神秘的色彩。由于各民族环境条件与生活 俗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萨满舞的表演形式有所不同。例如:锡伯族的抓鼓,制作上已比较精致,而且鼓点与舞蹈动作都比较丰富;蒙古、满族的萨满舞,则已带有近代生活的色彩。

蒙古族称男巫为“勃”,称女巫为“依德根”。男巫跳神时,头戴饰有鹰式戟的神帽,内着红衬裙,外罩有24条飘带的彩裙,腰部后面围坠着9面大小不同的铜镜。左手持单鼓,柄端缀有小铁环,右手持榆木鼓槌。舞动时饰物叮作响,彩裙随舞蹈飘动。勃请神、驱邪的仪式分为4个部分:

(1)勃在徒弟或助手的击鼓伴奏下,唱祈祷词,击鼓行礼,走碎步进退。

(2)唱召神词,勃与徒弟用碎步交叉走圆场,不时变换路线,舞步轻盈。

(3)唱词结束,勃进入神灵附体的境界,这时,鼓声激烈,勃双脚高跳,重踏,上身微右倾,鼓面微右偏,先右后左向两侧做平步连续旋转,每侧转百余圈。

(4)耍单、双鼓,有的勃或依德根还表演踩火炭、舔烙铁等绝技。

满族萨满有家萨满与职业萨满之分,前者主持本族的祭祖、祭神,后者为人驱邪、治病。满族萨满跳神时有专门的装束,腰间系多个长形腰铃,持哈马刀、铜铃神鼓等神具表演。家萨满祭祖时,族人击单鼓、扎板、大鼓等为之伴奏,萨满持不同神具边歌边舞,或在和谐的腰铃、鼓声中跳跃、旋转。请神仪式分为 4部分:

(1)排神位:给神排座次,表演以说词为主。

(2)请神:祈神降临,以驱邪、消灾、治病。表演时以唱腔和鼓点为主,并走简单的路线图案。

(3)放神:神附体后,萨满即模拟各种神的形态。家神附体时,注重以不同舞步表演不同的人物神态;表现野神时,则模拟鸟、熊、虎等动物形态。

(4)送神:无舞蹈。

维 、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于11世纪逐渐 化以后,宗教信仰虽已改变,但生活中仍保持着一些萨满教的 俗、仪礼,在偏村僻壤仍有巫师治病的活动。这些民族称巫师为“喀木”或“巴赫西”,巫师已无专门服饰,只有饰有若干小铁环的短剑、鞭子、手鼓等神具。维 族称巴赫西的治病活动为“帕尔奥云”,举行帕尔奥云时,有比较大的仪式,并且有歌手和乐队伴奏。仪式开始时,巴赫西先作祈祷,然后,自己在鼓乐声中围着绳子跳舞,又率几个青年跳舞,之后病人跳舞,巴赫西不断地催促病人围绳舞动。舞蹈虽都带有神奇、肃穆色彩,但具有不少优美舞姿。治病仪式一般要进行两、三天,也有仪式简单,只由3名巴赫西击鼓跳舞的治病形式。柯尔克孜、哈萨克族的巴赫西不用手鼓,而用库姆孜琴,唱念时挥动短剑及鞭子作驱邪动作。

萨满舞有宣传迷信、装神弄鬼的落后面,但又同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它对民间舞的形式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内蒙古草原上盛行的安代舞,就源于跳神治病时的“唱白鹰”;蒙古喇嘛教寺庙舞蹈查玛,也吸收了萨满的舞蹈形式;维 族民间舞蹈夏地亚纳的伴奏中就吸收、借鉴了许多巴赫西的鼓点与打法。

我国成立后,许多专业舞蹈工作者对萨满舞中的一些技巧与动作进行加工整理,运用到表现新生活的创作节目中。如:蒙古族的《安代舞》、满族的《单鼓舞》、《腰铃舞》、锡伯族的《抓鼓舞》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萨满舞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409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