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伊沃尔加匈奴城址

[拼音]:Yiwo'erjia Xiongnu Chengzhi

东西伯利亚匈奴城址。又名下伊沃尔加古城。年代约为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位于苏联乌兰乌德市西南16公里,地当色楞格河支流的伊沃尔加河下游右岸。1927~1929、1949~1950年先后由苏联考古学家Γ.Л.索斯诺夫斯基和А.П.奥克拉德尼科夫主持进行局部发掘。

城址大致呈长方形,南北长348米,东西宽约200米。东、南、西三面围以4道土墙,每道土墙内侧都有壕沟,墙与壕总宽35~38米。在城内发现80余座住所遗迹,发掘35座。一般为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居址,面积约6米×4米,居住面夯实或抹泥,发现火塘遗迹。墙用土坯筑成,内面抹草泥,沿墙用础石承托木柱。屋顶用檀、椽及横置的圆木杆搭成,上面苫盖桦树皮和草皮。屋内有炕及木板铺位。门设在南墙偏东南处。 城中心发现1座地面建筑,面积13米×11.5米,结构与一般房屋相似,推测系首领住宅,其东侧附建一小房,当系仆役居所。在此以东有一大型的生产性房屋,出土有生吹炼铁炉,表明该城是外贝加尔地区的一个古代手工业中心。

城中出土的遗物有铁器、青铜器、骨角器、石器、陶纺轮、宝石饰物等。出土的一件砺石上有“岁”“仇”“党”3个汉字。陶器多轮制,器形有高达1米的瓮,还有罐、钵、壶,有的壶底部印一“宜”字;手制陶有炊用三足器、球形镬和较小的缸形器。出土的铁铧、铁镰等农具,黍粒、谷窖和牛、羊、猪、马、狗等家畜遗骨,证明居民过着定居农牧生活。该城的文化与汉文化有密切联系。城内居民一说属匈奴族,一说系迁来的汉民。至今当地布里亚特人仍称该城址为“我国地”。此城毁于大火,推测为丁零人所破。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伊沃尔加匈奴城址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202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