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罗马尼亚文学

[拼音]:luomaniya wenxue

罗马尼亚早期的民间口头文学(如民歌、故事、叙事诗、抒情诗等)直到18世纪、19世纪才被发掘整理,它的书面文学最初散见于宗教书籍和编年史之中。据记载,15世纪下半期开始撰写编年史,多为宫廷纪事。教会执事科雷锡(约1510~1581)最先传布宗教书籍,他首次用罗马尼亚的民间口语出版了《福音全书》和《使徒行传》等书。17世纪,罗马尼亚语在各公国普遍使用,世俗文学也有了发展,在许多方面胜过了宗教文学。不少编年史中记载了生动的历史故事,如编年史家迪·康特米尔(1673~1723)所著《象形文字史》就是最早的寓言故事。

18世纪下半叶,奥斯曼帝国和哈布斯堡帝国逐渐衰落,罗马尼亚资本生产关系开始萌芽。文学中出现了阿尔迪亚尔学派。这是特兰西瓦尼亚(当时亦称阿尔迪亚尔)的知识分子在这一时期发起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他们在文学上有成就的代表人物首推伊·布达伊-德列亚努(1760~1820),他的英雄史诗《茨冈人之歌》(1875)是罗马尼亚第一部成功的叙事长诗,歌颂15世纪罗马尼亚公国君主弗·采佩什组织茨冈人同奥斯曼军队作战的事迹。在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公国,迪·戈列斯库(1777~1830)的游记、 伊·戈列斯库(1768~1848)的讽刺喜剧、弗克雷斯库一家、科·科纳基(1778~1849) 、格·阿萨基(1788~1869)等人的诗歌,不仅赞美了爱情,也表现了爱国主义思想。

1848年,罗马尼亚诸公国的革命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尼·菲利蒙(1819~1865)描写19世纪初期封建阶级压迫人民的《新老地主们》,是罗马尼亚第一部长篇小说。科·内格鲁齐(1808~1868)的历史小说《亚历山德鲁·拉普什尼亚努》,描写了16世纪中期摩尔多瓦公国君主拉普什尼亚努同反动贵族的斗争。博—彼·哈什德乌(1838~1907)的历史剧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安·潘恩(1796~1854)的 《独特的诗或人们的歌》和《谚语集或民间故事》,创造性地编纂了当时流传的民歌、谚语、故事和谜语等,反映出作者对穷人的同情和对富人的憎恨。迪·博林蒂尼亚努(1819~1872)、 切·博利亚克(1813~1881)、 伊·海·勒杜列斯库(1802~1872)和格·亚历山德雷斯库 (1810~1885)等人的诗歌, 标志着罗马尼亚文学进入浪漫主义时期。 瓦·阿列克山德里(1821~1890)酷爱民间文学, 民歌《米奥里察》和关于绿林豪杰的民间故事《托马·阿利莫什》,都是经他收集和整理的。他的《罗马尼亚的觉醒》(1848)和《我们的士兵》(1877~1878)表现了爱国思想。

19世纪8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文学空前繁荣,现实主义为主要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米·爱明内斯库(1850~1889)、 伊·卢·卡拉迦列(1852~1912)、伊·克良格(1837~1889)和伊·斯拉维奇(1848~1925)等。这个时期,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自然主义和民粹派等对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重要的文学团体有1864年成立的“青春社”,它对培养人才、推动文学的发展起过作用。它的核心人物蒂·马约雷斯库(1840~1917),提倡文学运用形象思维,并进而要求艺术达到“忘我的理想境界”,被康·多布罗杰亚努—盖里亚(1855~1920)主编的宣传 主义和“有倾向性的艺术”的《同时代人》(1881~1891)指责为“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文学月刊《新生活》(1905)是象征派的主要阵地,文学和科学性杂志《罗马尼亚生活》(1906)则宣扬民粹派思想。

在诗坛上,诗人爱明内斯库继承了前辈的浪漫主义传统,写下许多思想深刻、语言优美的诗篇,并把诗歌创作推向新的阶段。乔·科什布克(1866~1918)的诗集《叙事诗和田园诗》(1893)、《纺纱》(1896)、《勇敢的歌》(1904)等为诗坛增添了光辉。此外,亚·马切东斯基(1854~1920)、乔·巴科维亚(1881~1957)、杜·内库卢策(1859~1904)和奥·戈加(1881~1938)等人的诗歌也各具特色。

在散文方面,著名作家有伊·克良格、伊·斯拉维奇、亚·弗拉胡察(1858~1919)、杜·赞菲雷斯库(1858~1922)、加·加拉克蒂昂(1879~1961)、 伊·阿吉尔比切亚努(1882~1963)等。克良格的作品有描写19世纪中期农村生活的《童年回忆》(1880~1883)。斯拉维奇除著有长篇小说《玛拉》(1894)外,他的中篇小说大多取材于19世纪下半叶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农村生活,揭示了农村资产阶级的形成过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伊·卢·卡拉迦列的讽刺喜剧,多以城市生活为背景,抨击19世纪末期的资产阶级社会,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家巴·德拉弗兰恰 (1858~1918) 的著名三部曲历史剧《日落》(1909)、《暴风雪》(1910)和《金星》(1910)取材于16世纪的摩尔多瓦历史,塑造了爱国者斯特凡大公的形象。他的短篇小说以《哈吉-图多瑟》(1903)最为著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罗马尼亚资本迅速发展。1918年,特兰西瓦尼亚同罗马尼亚合并,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在国内外革命形势影响下,罗马尼亚 党于1921年成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罗马尼亚文学,现实主义流派仍占主导地位,但西方文艺思潮,如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和艾尔梅主义等都在文学中有所表现。有些现代派作家由于不满资本制度,接触工人运动和 主义思想,走上了 进步的道路,如杰·博格扎(1908~  )和阿·巴兰格(1913~1979)等。这一时期的文学评论工作相当活跃,加·伊布勒伊利亚努(1871~1936)主编的《罗马尼亚生活》提倡民族 的现实主义文学, 但有民粹派思想的影响。 欧·洛维内斯库(1881~1943)主编的杂志《精灵》主张革新,全盘接受西方较新的文艺形式,反对文学作品专写农村题材。其他著名文学评论家还有米·拉列亚(1896~1964)、乔·克林内斯库 (1899~1965)、 图·维亚努(1897~1964)等人。

这时长篇小说创作也进入繁荣时期。它的题材广泛,并且出现了一批剖析人物心理活动的作品。米·萨多维亚努(1880~1961)的小说塑造了反抗压迫的农民、渔民、工人和小市民的形象,具有浓厚的摩尔多瓦地方色彩。他的历史小说反映了罗马尼亚人民反抗异族侵略、维护民族生存的斗争,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利·雷布雷亚努(1885~1944)是罗马尼亚现代长篇小说的创始人之一,他创作了《伊昂》等3部长篇小说。此外,著名的长篇小说还有卡·彼特雷斯库(1894~1975)描写知识分子的《爱情的之后一夜,战争的第一夜》(1930)和《普罗库斯特之床》(1933);切·彼特雷斯库(1892~1961)反映石油工人悲惨生活的小说《黑色金子》(1932);克林内斯库暴露资产阶级的伪善的小说《奥蒂莉亚的隐秘》(1938)等。女作家霍·帕帕达特—本杰斯库 (1876~1955) 的小说《巴哈音乐会》(1927)则以细致描写主人公的心理状态闻名。

罗马尼亚无产阶级文学初期的代表作家是亚·萨希亚(1908~1937),他的短篇小说《活的工厂》(1932)、《港口的 》(1932)等描写了工人们从自发的斗争到组织起来反对资本剥削的过程。在诗歌方面,主要诗人有图·阿尔盖齐(1880~1967)、乔·巴科维亚、伊·巴尔布(1895~1961)、卢·布拉加(1895~1961)、亚·菲利皮德(1900~1979)、 乔·托珀尔切亚努(1886~1937)等。他们抨击资本制度,为受压迫的劳动人民鸣不平。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在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诗歌的形式也有所创新,自由体诗开始出现。由于提倡上演民族剧目和表演技巧的提高,戏剧创作也取得一定成就。重要的剧作家有卡·彼特雷斯库(《铁石心肠》,1925),米·塞巴斯蒂安(1907~1945)(《无名星》、《之后一点钟》)和乔·米·赞菲雷斯库(1898~1939)(《娜斯塔西亚小姐》,1927)等。

参考书目

George C╤linescu, Istoria Literaturii Rom姙ne de La Origini P寁nǎ 寁n Prezent, 1941.

Alexandru Piru,Literatura Rom姙nǎ veche, 1961.

Academia Republicii Socialiste Rom╋ne,Istoria Literaturii Rom╋ne, 1964.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罗马尼亚文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1553.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