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欧洲中世纪音乐

[拼音]:Ouzhou Zhongshiji yinyue

[外文]:music of Europe in Middle Ages

指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5世纪中叶文艺复兴运动进入 期之前近1000年间的欧洲音乐。这期间,欧洲封建制度正经历着从形成、发展、兴盛直到开始衰退的过程,其间的音乐文化也经历了一个深刻的历史演变过程。它可以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封建社会早期的欧洲音乐(5~11世纪),与封建社会兴盛期的欧洲音乐(12~15世纪中叶)。

封建社会早期的欧洲音乐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奴隶制度瓦解,9~11 世纪之间欧洲封建制度已经形成。当时,古希腊罗马文化已经衰落,天主教会成为中世纪文化的垄断者,一切文化都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当时的音乐教育、创作、演出、理论研究都由教会垄断。7 世纪以后圣加尔、圣马蒂亚勒、圣阿芒、蒙特卡西诺等修道院,成为当时的音乐活动中心。这一时期产生了下述几种重要音乐体裁:

格列高利圣咏

从4世纪起,天主教会的圣咏经历了近300年的发展,终于在6世纪末、7世纪初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在位时加以淘汰、选择,进行了规范化和加工,编成唱经本,作为经典固定下来,在教会的各种仪式活动中使用。后人称之为格列高利圣咏。发现于圣加尔修道院的这种圣咏的最早版本是 8世纪的手抄本。这种圣咏的词是拉丁文的《圣经》 ,音乐结构的特点是单声部的自然音的旋律,其节奏如今已难明确判定;在词曲关系上有的是词的一个音节对曲调的一个音,具有朗诵性;有的则是一个音节对许多音,具有歌唱性,甚至形成为一种花腔。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了10世纪,圣咏的这种形式开始解体。大约于10世纪初圣加尔修道院的两位僧侣诺特克和托蒂洛接受了东方拜占廷教会音乐的影响,将圣咏加以改造,形成了西昆斯和特罗普。西昆斯的特点是将圣咏中没有歌词的花腔部分填上散文诗,词的每一个音节配一个音。由于诗文的影响,原来的花腔旋律和节奏也发生了变化;特罗普同西昆斯的不同,在于填入的新词不是散文诗而是韵文诗。经过这种改造后产生的新旋律,大大偏离了原来格列高利圣咏的性格,往往同当地世俗的民歌旋律有某些接近。有时西昆斯和特罗普脱离了原来的宗教仪式,成为一种宗教抒情歌曲。这种情况说明由于世俗民间音乐的渗入,格列高利圣咏已开始解体。教会当局对这种新的趋向进行了 ,曾召开特伦托宗教会议,决定圣咏中禁用西昆斯和特罗普,使这种在宗教音乐内部的革新受到阻碍。

宗教剧

它源于带对唱形式的特罗普,约于10世纪初叶在圣加尔修道院由教士们最早演出。起初,它的内容来自《圣经》,用拉丁文演唱,曲调虽然比较生动活泼,但仍然没有真正脱离圣咏的类型。这种音乐体裁很快便世俗化了:在宗教题材中渗入了世俗性因素,出现了商人、魔鬼之类,女人角色占据了重要地位,有的甚至引入了民间艺人的杂耍表演,拉丁文歌词逐渐被地方民族语言所取代。此外逐渐使用了舞台布景道具、化妆,演出地点也从教堂内移到教堂门口的广场乃至集市上,民间音乐的因素也增加了。宗教剧的发展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教堂音乐内部正在发生变革,世俗民间因素的渗入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欧洲多声部音乐的萌芽

圣阿芒修道院的僧侣胡克巴尔德(圣阿芒的),其后的意大利音乐理论家圭多(阿雷佐的),在他们的音乐著作中都论述了一种新的多声部音乐现象,称为奥加农。它的特点是在格列高利圣咏曲调的下方或上方,加入一个新的声部,形成两个声部的对置,二者间的音程关系从同度开始,进入平行四度,或五度之后又回到同度。后来和声音程的范围又扩大,出现了二度和三度,使新声部旋律的独立性逐渐加强。11世纪,奥加农的声部进行更加自由,出现了交错进行,旋律线也更为丰富。然而这毕竟只是多声部音乐的一种最原始的因素,真正的多声部音乐还没有形成。

封建社会兴盛时期的欧洲音乐

封建制度的确立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12、13世纪,欧洲的城市得到很大发展,世俗的王权得以巩固。在这个基础上,城市文化发展迅速,欧洲几十座大学先后建立,新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已将旧的罗马式风格取而代之,文学艺术都有所发展。14、15世纪前期,在意大利的文学、诗歌、绘画中,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已经萌芽,出现了象但丁、F.彼特拉克、G.薄伽丘、乔托等杰出代表。在当时,一方面是封建王权的强化和城市文化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以教会为代表的宗教意识形态在精神文化领域中占统治地位。在音乐领域中表现为:一方面是封建贵族世俗音乐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以教堂、修道院为中心的宗教音乐的进一步繁荣。而这二者之间又经常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12~13世纪

这一时期欧洲音乐文化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即产生了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属于世俗音乐体裁的骑士歌曲。它的产生,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封建王权和城市力量的增强,促使文化水平较低的世俗贵族阶级要求打破教会对文化的垄断,建立自己的世俗文化;于是,在封建城堡形成了世俗文化中心。十字军东征更加促进了这个过程,骑士歌曲成为这种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由骑士们创作、演唱的单声部的抒情歌曲,发源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称为吟唱诗人歌曲。它的内容多数是表现骑士们向他们所钟爱的女人表示爱情,也有的是向国王表示忠心的,也有同十字军东征有关的政治内容。在音乐结构上多是段落分明的分节形式,旋律富于感 彩,节奏自由,调式接近于今日的大调,由一种乐器伴奏,同格列高利圣咏的格调迥然不同。当时有代表性的吟唱诗人有贝尔纳(约1125~约1195)、兰博(?~1207)、贝尔特朗(约1140~约1215)等人。法国北部吟唱诗人歌曲的特点是城市、民间音乐的影响较多,更接近于舞曲,其代表人物有亚当·德拉阿尔(约1250~约1306)等人。骑士歌曲在德国出现稍晚,称为恋诗歌手歌曲,它受法国骑士歌曲的影响,其内容宗教性较强,音乐有些古板,代表人物有库连贝尔格、瓦尔特(约1170~约1230)等人。骑士歌曲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由于骑士阶层本身的逐渐没落,至14世纪时便随之衰落了。

与世俗骑士歌曲发展的同时,在12~13世纪,教堂的专业多声部音乐获得了重要发展。随着城市文化的兴起,艺术的逐渐专业化,人们对宗教音乐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他们不再满足于粗陋的奥加农,要求创造更为丰富、优美的新音响。多声部的复调风格便成为这种新的审美要求的对象。巴黎圣母院成为改造奥加农,使它向真正的多声部音乐迈进的重要音乐中心。它的两个重要代表人物是12世纪下半叶的莱奥南和12、13世纪之交的佩罗坦。莱奥南将奥加农中节奏自由的圣咏旋律,用均匀的长时值的办法加以改造,使它成为一种有确定节奏的旋律,称为固定歌调,然后以它为基础在它的上方再创作一个新的旋律,二者之间采取反向进行,这样便产生了一种风格新颖的新的音乐结构。它的音响比较 ,原来的圣咏的意义被削弱,而将注意力引向其上方的带有华彩性质的旋律,音乐的表现力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增强。通过这种处理,原来的奥加农向真正的二声部复调音乐迈进了一步。佩罗坦的功绩则在于:在莱奥南的二声部奥加农的基础上创作了三声部、四声部的奥加农,其中使用了声部交错进行、声部间的模仿、较小时值的节奏运用以及乐器的加入。多声部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特别体现在从奥加农分化出来的新的多声部音乐体裁,其中重要的有孔杜克图斯和 歌。孔杜克图斯的特点是取消了圣咏的固定歌调,而代以作曲家自己创作的旋律。这种旋律的节奏已不再是长时值的形态,而与上方声部相接近,显得很活跃,声部已多达4个。这样,音乐就在更大程度上摆脱了格列高利圣咏的束缚,在表现作曲家个人的情感上有了较多的可能性。 歌的特点是在节奏化了的固定歌调上,加上了一个与固定歌调的词不同的新词声部。开始时这两种词都是拉丁文的宗教内容,后来新声部词的内容世俗化了,拉丁文也被当地民族语言所取代。骑士歌曲、世俗性城市歌曲的因素渗入了新声部旋律,于是形成了一种拉丁文与民族语言、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相混合的综合体。来源于圣咏的固定歌调逐渐被世俗歌曲、甚至舞曲的旋律段落所取代,并常由乐器演奏。上方的声部增加到两个、三个,形成了三声部或四声部的结构。上方声部的节奏运动愈来愈活跃,再加上导音的频繁使用,这就进一步促成了各声部的独立化。这种新的音乐体裁和风格,标志着世俗音乐向宗教音乐的不断渗透,以格列高利圣咏为核心的奥加农已经解体,真正专业化的多声部复调音乐已经产生。这是欧洲音乐在风格、技法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突破。

14世纪

随着以王权和城市为代表的世俗力量的加强和教会势力的相对削弱,欧洲音乐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史称“新艺术”时期。它的主要标志是世俗音乐的发展。当时法国的音乐理论家P.de维特里用“新艺术”这个名称来概括出现于法国和意大利的一种新的音乐风格。在14世纪初叶的法国市民阶层中出现了像“猎歌”这样的多声部、带有标题性的世俗音乐体裁,它同教堂音乐在内容、风格上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音乐理论方面也开始打破了教会的思想束缚,使学术研究从神学的基础转到自然哲学的基础上来,对音乐技法、世俗音乐形式的研究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当时法国“新艺术”的主要代表是G.de马绍。他的主要功绩是将一度流行于骑士阶层中的世俗音乐体裁如称作巴拉德的一种叙事歌、回旋歌、双韵歌(即法国莱歌)等单音歌曲同当时在教堂音乐中已经发展起来的复调技术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具有新的表现力的音乐体裁。他的巴拉德运用先进的复调手法,取消了带有宗教色彩的固定歌调,在声部进行中大量使用声部模仿技术,并用乐器来演奏特定的声部为歌唱伴奏,使原来的世俗音乐在艺术性和技法上提高到专业的宗教音乐水平。马绍的宗教音乐作品中也出现了明显的世俗化倾向。例如他创作的弥撒曲渗入了巴拉德的因素,把某些段落处理成由乐器伴奏的独唱形式。他的 歌中,宗教性的固定歌调已被世俗旋律所取代,高音部更具有鲜明的世俗音乐性格,使 歌获得了一种生动的世俗生活气息。

这一时期,意大利的复调世俗音乐也发展起来。除了猎歌和称作巴拉塔的一种叙事歌之外,最有代表性的是牧歌,它成为新音乐风格的标志。所不同的是,法国的复调世俗歌曲多产生于宫廷、骑士等社会上层,而意大利的复调世俗歌曲则同城市市民的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14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城市发展最迅速的国家,城市文化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崭新的阶段。哥特式建筑风格已经过时,薄伽丘、彼特拉克的新文学诗歌已经问世,乔托的绘画已为人们的视觉艺术开辟了新的天地。这一切都为世俗音乐的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牧歌是纯粹意大利的音乐体裁,其内容多样,有政治讽刺性的,有道德寓意性的,更有表现爱情题材的;其结构是多声部的,常采用声部模仿手法,高声部富于情感表现力,具有典型的意大利式的旋律风格。猎歌虽源于法国,但在意大利得到更大的发展。这种富于标题性的体裁,通过各声部间轮唱、模仿的手法来体现打猎时的生动情景。意大利的巴拉塔,在音乐的性质、结构上,都很接近于法国的巴拉德,但是它同牧歌、猎歌一样,虽然在复调技法上借鉴了法国马绍等人的艺术经验,但都具有意大利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在旋律的舒展和歌唱性方面独树一帜。这种新风格的代表人物是F.兰迪尼。这位盲人音乐家在当时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他的三声部的巴拉塔,具有典型的意大利式的旋律进行。乐曲的和声结构考究,他所惯用的收束式被后人称为“兰迪尼收束”。这说明在兰迪尼的音乐中已经出现了最早的个人风格特征,在专业音乐创作个性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步。

15世纪上半叶

这一时期,欧洲中世纪音乐进入了它的之后阶段,开始向文艺复兴时期音乐过渡。它的标志是在勃艮第形成了一个新的音乐文化中心,它的代表人物是G.班舒瓦和G.迪费。他们创作的复调世俗歌曲,如回旋歌、巴拉德、歌谣等,与马绍的世俗歌曲相比,其特点是歌曲旋律之外的两个声部由乐器演奏,整个乐曲的结构、节奏,特别是旋律都异常清晰。班叔瓦和迪费从法、意音乐汲取了复调技术的成果,接受了以J.邓斯特布尔为代表的英国音乐的影响,同时又具有自已的特色。在宗教音乐创作方面,由于面向更多的市民听众,世俗因素的增强是很明显的。在 歌中不仅不再使用圣咏的固定歌调,而且连歌词也世俗化了,在乐曲的首尾还加进了器乐。例如在当时已初步形成的多乐章结构的弥撒曲中,不仅高声部旋律具有世俗音乐性格,固定歌调采用世俗曲调,而且还加进了器乐演奏的部分,从而使这种体裁的某些部分,在结构上接近于当时的世俗歌曲。如颂歌、圣母赞美歌等宗教音乐体裁中,常常采用从英国音乐中汲取来的所谓“福布尔东技法”,即采用以六度 性音程为基础的音对音的写法,从而向 意识的形成迈进了一步。

综观上述近1000年的欧洲中世纪音乐,从最早的单音圣咏的简陋形式,发展到15世纪上半叶已具有一定专业艺术水平的世俗、宗教的多声部复调音乐的过程中,欧洲的专业音乐文化经历了一个缓慢而又十分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它为即将到来的封建社会音乐文化的之后阶段──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欧洲中世纪音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124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