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唐代铜官窑瓷器

[拼音]:Tangdai Tongguanyao ciqi

[外文]:Porcelain of the Tongguan Yao of the Tang Dynasty

铜官窑位于湖南省望城县从铜官镇至石渚湖约 5公里的范围内。创烧于中唐,盛于晚唐,衰于五代。自1956年发现以来,文物部门做了大量调查、发掘工作,又发现了两座龙窑,获得大量器物,其中有大中九年(855)、十年(856)、元和三年(808)纪年的器物与印模等。铜官窑瓷器反映了唐代从注重瓷器的釉色美转移到彩绘装饰美的发展新方向,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铜官窑以烧制日常生活用器为主,兼烧文房用具及各种雕塑玩具等。早期以碗、盘、壶、罐、盂为主,规格比较划一。后期除增加洗、枕、托盏、盒等日常生活用具外,还烧制镇纸、砚滴、笔洗、笔掭、砚台等文房用具以及俑、马、狗、猪、象等各种动物雕塑玩具。品种增加,规格趋于多样。器物造型上的变化也比较明显,前期的喇叭口壶,长腹,短颈,口微外撇,略具喇叭的雏形。罐为长形圆鼓腹,腹的较大径在中部,肩、颈有对称的条形半圆形系。后期的喇叭口壶,瓜棱腹,有的呈橄榄形,颈长而细,多棱流也比前期略长,柄由前期的单曲带形,变为双曲耳形,流以多棱、较短变为圆管、长流。罐的较大腹径在上部,肩贴模制穿孔竖耳,有的罐顶部有四片穿带横系。其他碗、盘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底足和口沿上。盒的变化表现在足与盖面的不同。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腰、颈、口等部位。

前期的胎质较粗松,胎色为暗红色;后期胎质较细密,胎色为灰黄和灰青。前期釉色黄中带青,黄的成分略重,有的釉与胎结合不好,常常有剥釉现象;后期釉色青而微黄,青的成分增多,色调稳定,也有乳白色中闪青和纯然一体的蓝或绿色釉,釉与胎结合严密,釉层未见有剥釉现象。

装饰以釉下彩与模印贴花具有特色,还有贴花、刻划花、印花、镂空等。贴花需先雕出贴饰纹样,然后制印模,用印模压出一个完整的图案,将它贴在未上釉的胎体上,再施釉入窑烧制。这种贴花的部位多见于壶流、壶系的下方及洗的腹上。常见的纹饰有人物、婴戏、双鸟、双鱼、游龙、蝴蝶、立狮、荷花、葵花、葡萄以及各种图案等。为了突出贴花的装饰效果,又常常在贴花的上面施一层褐色釉斑块。刻划花常用在瓶、匜、壶等器物上,雕刻主要施用于烧制的各种俑和玩具上,这些玩具既基于写实又富于夸张,形象动人。镂空装饰多见于烛台、熏炉和器盖、器底等部位。印花多用在盘、碗的内底中心与壶、罐的耳和柄上。还有的利用阴刻戳式印陶模,在器物上部印出莲花、莲藕、小鸟等纹饰。

铜官窑的釉下彩瓷器是在岳州窑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的胎质、釉色与烧造技术基本相同,可以明显地看出它们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其彩绘装饰,从单一的褐彩逐渐发展到褐、绿两彩,纹饰题材从褐色到褐绿两色相间的斑点图案发展到状物写实。褐彩的原料为氧化铁,由于它在高温下煅烧时具有不流散的特点,所以用单一的褐彩绘画,色泽稳定,线条流畅,有如用墨在纸上作画一样。在与绿彩合用时,就用褐彩勾线。绿彩原料是氧化铜,它在高温下容易流散,因此,往往用它来填彩,有时用绿彩勾勒树叶与花瓣,褐彩则用来画叶、茎与花蕊,效果也很好。此外,根据褐、绿两彩的不同特点和功能,也有用褐彩画线,用绿彩作渲染,犹如用笔在纸上先画浓墨线条,再用淡墨渲染一样。铜官窑的釉下彩绘尽管只有褐、绿两色,却能根据瓷画的需要将褐、绿两彩巧妙地交替重复运用,收到了多变的艺术效果。釉下彩纹饰,前期主要是褐色斑点图案,或贴花,或二者结合使用,还有不少器物全为素面。风格大方凝重。后期从单一的釉下褐彩发展到褐、绿两彩,绘画技法娴熟,构图简洁,形象生动,画面从状物写实转为写意。另外,还以铜绿高温釉料涂在乳白色的瓷地上,使之自然流淌,相互交融,产生出深、浅、浓、淡的层次效果,别具一格。这种装饰多用在壶流与柄两侧以及枕面和碗底的中心部位。

铜官窑瓷器是我国古代进行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在 、日本、东南亚、西亚等地均有出土。如常见器物上有带彩堆贴的胡人舞乐图、狮形图、彩绘的椰林、葡萄以及一些鸟鹊等,明显具有西亚、波斯的风格。铜官窑瓷器在向外传播的同时,也受到了域外文化的影响,因而产品更加丰富多彩。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唐代铜官窑瓷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029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