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埃洛拉石窟

[拼音]:Ailuola Shiku

[外文]:Ellora Caves

印度中世纪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石窟群。埃洛拉在今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重镇奥兰加巴德西北约25公里,自古是佛教、印度教、耆那教三教朝拜的圣地。7~10世纪,即早期遮卢迦王朝(约500~753)、特别是拉什特拉库塔王朝(约753~949)统治德干地区期间,在埃洛拉一座南北走向的新月形火成岩山麓陡坡上,陆续开凿了34座石窟,全长约2公里。考古学家把这34座石窟从南向北依次编号。南端 ~12窟为佛教石窟,中间 3~29窟为印度教石窟,北侧第30~34窟为耆那教石窟。埃洛拉石窟与相距不远的阿旃陀石窟并称为印度艺术的两大宝库。阿旃陀以其壁画闻名,埃洛拉则以雕刻著称。阿旃陀石窟纯属佛教,埃洛拉石窟分属三教。当时,佛教已在印度本土衰微,印度教正在勃兴,因此埃洛拉的佛教和耆那教石窟,从建筑形制到雕刻风格,也无不渗透了印度教的精神。

佛教石窟

埃洛拉的佛教石窟共12座(第 1~12窟),约7~8世纪开凿,形制基本沿袭阿旃陀的支提窟(佛殿)和毗诃罗窟(僧舍),除 0窟是支提窟外,其余均系毗诃罗窟,但毗诃罗窟已趋于佛殿与僧舍混合为一, 1、12窟明显兼有佛殿 质。在建筑与雕刻风格上虽不像印度教石窟那样繁缛奢华,但不少石窟已偏离了笈多时代的古典主义审美理想,显示出追求印度巴洛克式的复杂设计和华丽装饰的迹象。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许多雕刻已呈现大乘佛教末期的特征,除通常采用一佛二胁侍的三尊形式雕像之外,还开始出现了众多的菩萨、女神(密教女神多罗、佛教学术女神摩诃缪丽等)和曼荼罗等早期密教图像,意味着佛教的衰落、解体与蜕变。

第5窟是埃洛拉很大的毗诃罗窟,宽17.6米,长35.1米,由24根罗曼式柱头的列柱把长方形窟殿分为中殿和侧廊,侧壁共凿有20间小室。两排狭长的石凳纵贯中殿,表明该窟可能曾用作讲堂。

0窟是埃洛拉 典型的支提窟,称作维什瓦卡尔马(木匠)窟,因其窟顶肋拱仿照木桁雕造而得名。正面双层,富丽堂皇,中间的阳台有一道长栏杆,上层的支提窗已从早期的马蹄形变为图案化的三叶形,窗口两旁上方各雕有3个1组的飞天相对飞舞。窟殿宽13.1米,纵深26.2米,长排列柱导向半圆形后殿,末端一座岩刻窣堵波的台基前倚坐着高约3.3米的笈多式佛陀雕像,胁侍菩萨与顶饰飞天组成了华丽的佛龛。

1窟称作兜德勒(2层),实为3层。各层均设佛龛,供奉一佛二胁侍菩萨。此外尚有苏姬塔、金帕拉、多罗、飞天等许多雕像布满壁面。

2窟称作丁德勒(3层),是支提、毗诃罗混合窟。窟殿由24根列柱支撑,后壁雕满了长排菩萨,主龛佛像的胁侍为蛇神那伽。第2层上有一道长廊,4柱的前室和16柱大殿,犹如一座佛教的万神殿,雕刻着成排的众佛、菩萨、多罗女神等群像,构成了早期密教曼荼罗图像。

印度教石窟

埃洛拉的印度教石窟共17座( 3~29窟),约7~9世纪开凿。形制可分为4类:

(1)只有1个列柱门廊和1间密室,显然是从佛教毗诃罗衍化而来,例如 5窟;

(2)与①类似,但密室周围绕以走廊,例如 4、21窟;

(3)在一座十字形窟殿的中心独设密室,石窟不止一处入口,例如第29窟;

(4)以独块巨岩雕刻出整座独立式神庙,全部细节模仿建筑结构,例如 6窟。印度教石窟气魄雄大,装饰豪华,建筑吸收了佛教寺院的特点,综合了印度南北方印度教神庙的风格。雕刻保持着笈多时代后期作风,融合了德干遮卢迦王朝的刚劲厚重与南印度帕拉瓦王朝的纤细优雅,以动态强烈、变化丰富为特征,产生了印度巴洛克艺术的很高杰作。大量湿婆、毗湿奴及其化身和仙侣等印度教诸神的雕像,提供了印度教图像的岩石百科全书。重要的印度教石窟有 4、15、16、21、29等窟。

4窟称作罗婆那伽凯(罗婆那之府),平面呈长方形,前方是16柱大殿,后方是走廊环绕的密室(圣所)。在大殿南北侧壁的壁柱之间装饰着10余块高浮雕嵌板,表现关于湿婆、毗湿奴的印度教神话场面。其中《舞蹈的湿婆》动态夸张,舞姿刚健,充分体现了印度教的根本观念“活力”。

5窟称作德斯阿瓦特拉(十化身)窟。该窟有一条铭文提及拉什特拉库德国 蒂杜尔迦曾在它落成之际造访,因此可将其开凿年代推定为8世纪。窟殿双层,下层是14根方柱的浅廊,上层是42根列柱的大殿,后壁凿有供奉林伽的密室。侧廊壁龛中装饰着表现印度教神话场面的高浮雕嵌板。右壁和后壁的浮雕多与湿婆有关,其中《湿婆降服死神》表现湿婆从林伽中举杵跃起,踢开死神,激怒的神态活灵活现。左壁的浮雕包括毗湿奴的各种化身,其中《毗湿奴的人狮化身》最富于戏剧 和想像力:毗湿奴化身为狮头人身的那罗辛哈从柱子中显现,八臂狂挥,扬鬃怒吼,猛扑向倨傲的魔王黑兰耶克希布,魔王转身欲逃,肩膀却被大神一手抓住,挣脱不得。

6窟凯 神庙,是埃洛拉石窟群中最重要的石窟,代表印度岩凿神庙的 ,堪称世界建筑艺术的奇迹。相传拉什特拉库塔国王克利希那一世为纪念战争胜利而敕建了这座祀奉湿婆的神庙。整座独立式神庙都是由独块天然巨岩雕刻的,分门楼、祠堂、前殿和主殿,殿宇嵯峨,气势雄浑。神庙的装饰雕刻壮丽豪华,代表作有《罗婆那摇撼凯 山》、《阇陀优奋战罗婆那》、《舞蹈的湿婆》等,被公认为印度巴洛克艺术的很高杰作。

第21窟称作罗迈希瓦尔(罗摩主)窟,约开凿于7世纪。在高台基上的门廊有一道低矮的护墙,墙上短粗的罗曼式柱头的列柱旁侧,雕有侏儒随侍的女神托架像,几乎与柱身等高,造型 而优美。门廊正面侧壁伫立在鳄鱼(摩伽罗)背上的恒河女神雕像,全身微呈三屈式,扭曲适度,风姿绰约,被公认为印度女 雕像的珍品。窟内的岩壁上亦有大量取材于湿婆神话的高浮雕嵌板,其中七母神雕像的造型亦极丰美。

第29窟称作杜马尔莱那或悉达伽那赫尼(悉达浴室),在平面设计上类似孟买附近的象岛石窟,密室独立于约45米见方的十字形大殿中央。殿内的高浮雕嵌板亦多表现湿婆神话,但雕像造型倾向于正面 和秩序化,缺乏动态和生气。

耆那教石窟

埃洛拉的耆那教石窟共 5座(第30~34窟),约8~10世纪开凿,形制多模仿印度教石窟,但规模不如印度教石窟宏伟。雕刻亦缺少印度教石窟雕刻的活力,而流于繁琐、细密和纤巧。重要的耆那教石窟有第30、32窟。

第30窟称作秋达凯 (小凯 ),形制模仿 6窟凯 神庙,也是一座从天然岩石中凿出的独立式神庙,但规模较小,雕刻欠佳。

第32窟称作因陀罗瑟帕(因陀罗会堂),约开凿于9或10世纪,是埃洛拉很好的耆那教石窟,形制亦类似凯 神庙。在双层列柱大殿的壁龛中供奉着耆那教祖师大雄、巴湿伐那陀和戈摩达希瓦尔的雕像,后者身上缠绕着藤蔓。在芒果树下骑着狮子的阿摩比卡(一说因陀罗尼)雕像造型 匀称。窟殿的天顶上残存着珍贵的壁画遗迹。

参考书目

Perey Brown ,Indiɑn Architecture (Buddhist and Hindu), Taraporevala, Bombay, 1976.

M.S. Randhawa and D.S. Randhawa, Indiɑn Sculpture, Vakils, Feffer & Simons Ltd. Bombay,1985.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埃洛拉石窟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738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