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楔叶蕨亚门


[拼音]:xieyejue yamen

[外文]:Sphenophytina

蕨类植物门的1个亚门,包括一群特点明显的化石和现存植物。现代的楔叶类植物的茎分地上、地下两部分,常具有长而多分枝的不定根,地上茎高一般不超过 1米,个别可达1.2米,粗只有0.2~1厘米,有节与节间,中空,表面有多数隆起的脊条和下陷的沟槽,节上有一圈基部连合成鞘的退化成干膜质的楔形叶,从节上可以发出枝条,枝的节上又可轮生小枝,茎和枝的表皮细胞含有硅质,在外壁堆积成小颗粒状突起,手摸有粗糙感,表皮内是皮层,皮层细胞的间隙有绿色的组织,因此茎呈绿色,可进行光合作用。少数种类的茎有能育(生殖)和不育(营养)之分,每年能育茎先从根状茎上萌发出来,淡褐色,不分枝,顶部生有一个长圆形的孢子叶球,在孢子叶球的中轴上,轮生着盾状的孢囊柄,其下悬垂着5~10个孢子囊,孢子成熟散落后,茎就枯死,再从根茎上生出绿色的营养茎;而大多数种类的茎,无生殖和营养之分,生长到一定时候,其茎或枝的顶端形成孢子叶球,而孢子成熟和散落之后,仍然继续生长。本群植物的孢子具有4条带状弹丝,幼时包裹孢子,成熟时弹开,帮助传播。

楔叶类早在泥盆纪即已出现,到石炭纪就大量存在了。当时乔木和草本楔叶类广布全世界,但大多数到三叠纪时由于地球气候的变化而绝灭,幸存下来的只是少数的草本类群,如木贼目。木贼目有木贼科1科,问荆属和木贼属2属,共有25种,遍及全世界,我国约有9种,其代表种分别为问荆和木贼,前者有营养茎和生殖茎之分,后者则无。上述两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多生于田边、溪沟边、路边和林缘等阴湿地方。

本亚门蕨类的茎干可用作金工、木工的磨光材料。我国民间曾用全草入药,有利尿、止血、清热、止咳的功用。有些种可吸收和积累矿物质成为探矿的指示植物。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浩大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楔叶蕨亚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浩大;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3416.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