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蜡蚧科


[拼音]:lajie ke

[外文]:Coccidae;soft scales

蚧总科的 1科。雌成虫有臀裂及一对肛板。具肛环及肛环刚毛,固着生活,常覆各式厚蜡层的蚧虫。本科昆虫通称蜡蚧。全世界已知约126属,778种。我国已知约75种,其中22种是农、林、果树和观赏植物的常见害虫。本科包括我国著名的特有种白蜡蚧(白蜡虫),所产白蜡是工业、医药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重要原料之一,在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

蜡蚧雌成虫体形变化很多,大小不一,有的呈球形,半球形,扁草帽形;有的虫体外被覆很厚的蜡质层。体外有蜡质覆盖物的,其外貌多呈粉状、玻璃状,或白色、棕褐色壳状;也有的虫体背面体壁不同程度地硬化和向上隆起,腹面膜质。许多种类在产卵期背面强烈硬化或生出白色棉花状卵囊。头、胸、腹合并,体节几乎完全消失;有的种类在体缘稍见分节痕迹。有时在腹面中部,特别是腹部中部,可见不很明显的体节褶纹。触角6~9节或退化。眼小或缺。喙1节。足节数正常,但很小,有的种类足的部分节合并或退化。足胫节与跗节关节处常具有高度硬化的突起。前胸和后胸气门至相对的体缘常分布有由圆盘状腺构成的气门腺路,气门腺路的终点处的体缘生有2~3根气门刺。有的种类气门刺成群或完全消失。腹部末端有长短不等的裂口,称为臀裂。臀裂的存在是该科重要分类识别特征之一。 位于臀裂的基部,并有一对肛板掩护。二块肛板的存在也是该科的重要识别特征之一。圆盘状腺有各种类型,其中常见的有多孔腺、五孔腺和三孔腺;还有简单圆孔、复孔和下缘瘤。管状腺的形态和大小变化很多,通常分布在虫体腹面。体缘生有成列的缘毛或缘刺,缘毛的顶端有时膨大而分枝。雄成虫有翅,平衡棒有各种类型。触角10节。单眼4~12个。足长而发达,有正常节数。交配器短。在腹部倒数第2节上具有2个蜡腺孔,分泌出2根长的白色蜡丝。雄幼虫常在蜡质介壳下完成其发育。雄茧常为长椭圆形的毛玻璃状蜡壳,其壳面具蜡块或各种蜡角。蜡蚧科中有些种类产卵期分泌粉状或棉状蜡质分泌物形成卵囊,但另外一些种类不分泌卵囊,卵产在腹面向背收缩后形成的空腔内(见图)。

通常可分为蜡蚧亚科 (Ceroplastinae)、软蜡蚧亚科(Coccinae)和毡蜡蚧亚科(Filippinae)。

蚧科的重要害虫有:红蜡蚧、橘绿绵蜡蚧、日本蜡蚧、褐软蜡蚧、枣球蜡蚧等,为害多种果树及经济树木、花卉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昂雄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蜡蚧科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昂雄;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9817.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