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阿克拉

[拼音]:Akela

[外文]:Accra

加纳首都和较大城市。位于国境东南部,濒几内亚湾。面积(包括郊区)241平方公里,人口142万(1984)。地处阿克拉平原,平均海拔65米,城市沿海岸东西延伸。间歇性河流奥道河流经市内;市西侧有登苏河,为当地水源。气候较干热,年平均气温26.5℃,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小;年降水量723毫米。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公元16世纪前为科勒潟湖东岸加族人村落。16~19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丹麦等殖民者长期据此贩运奴隶。1876年后成为英属黄金海岸殖民地首府。1903~1923年间随铁路的修通和西南部采矿业、可可种植业的发展,迅速成为黄金、金刚石、可可销售市场,加纳南部商业中心和对外运输港口。市区不断向北向东扩展。1901~1960年人口由2.66万增至33.78万。 独立后市东27公里特马深水港和沃尔特河工程的修建,使阿克拉发展成为全国较大工业中心,并同特马、阿克松博等连成一片,形成大城市区。区内有炼铝、炼油、炼钢、纺织、榨油、水泥、木材加工、金属加工、车辆修配、橡胶等多种轻、重工业。1967年建成的特马炼铝厂是沃尔特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976年扩建,生产能力达21万吨,所需电力由沃尔特水电站经高压线输送。全国铁路、公路和航空线交会点。铁路东通特马,西通库马西、塞康第和塔科拉迪。公路呈辐射状通国内各地,市东北有科托卡国际机场。特马港为阿克拉外港,可泊吃水7.5~9.5米远洋航船,输出可可、木材、锰矿石、铝土矿等,1980年吞吐量为 245 万吨。铁路以东、以南是市区主要部分。其中 堡、阿达布拉卡和詹姆斯敦之间滨海三角形地带内是市中心区, 部门、财贸、电讯等机构和国家博物馆、中央图书馆以及体育场、赛马场、独立广场等均集中于此(见彩图)。

市东部的拉巴迪路和西部的西环路、科勒潟湖附近是工业区。铁路线南北是文教区,有加纳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艺术与科学院、加纳大学等。住宅区中以非洲人聚居的尼马、萨邦宗戈区最为拥挤。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阿克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9039.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