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钱塘江涌潮

[拼音]:Qiantangjiang yongchao

[外文]:tidal bore in Qiantangjiang Estuary

发生在我国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潮水暴涨现象。它汹涌澎湃,犹如一堵直立的水墙,排山倒海而来,怒潮滚滚,势不可挡。

我国西汉辞赋家枚乘(逝于公元前 140年)最早描述涌潮景象时说道:“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波涌而涛起。”东晋葛洪(约281~341)指出:“涛水者潮……浙水从东,地广道远,乍入狭处,陵山触岸,从直赴曲其势不泄,故隆崇涌起而为涛。”北宋燕肃指出,发生涌潮的原因是由于存在水下沙洲的缘故。

我国沿海的潮波主要是由太平洋传入的,浙江沿岸、杭州湾一带正当其冲。加上杭州湾地形的影响,致使潮差很大,在海宁可高达9米。杭州湾联接钱塘江口,呈典型的漏斗形状,水域变浅变狭,单位体积海水的势能增大。从东海传入杭州湾的潮波,在这里和河水相遇,波面受到较大的阻力,使潮波波峰的前沿出现破碎现象;又遇水下沙坝,迫使涌潮分成“东湖”和“南湖”两支,继续向河口推进,并在尖山和海宁之间发生潮波的折射、反射和交汇,有时能激起十余米高的水柱。破碎的潮峰呈现出滚滚白浪,高度 1~2米,并以4~6米/秒的速度传播,潮位在短时间内涨了2米以上。每年农历8月18日前后,恰逢临近秋分的大潮(见海洋潮汐),加上东海沿岸正值雨季,平均海面升高。若遇强劲的东风或东南风,则风助潮势,涌潮景象更加壮观。(见彩图)

世界上的涌潮,至少有15处以上,比如: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口,涌潮可高达5米,流速约6米/秒;法国塞纳河口,涌潮高达4~6米。

在流体力学中把涌潮看作是逆水流传播的水跃。所谓水跃,是指海水自由表面从一个高度在很短的距离内跃升到较大的高度。为了研究水跃,引用弗劳德数

式中v为水流的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水深;为潮波的传播速度。当Fr=1时,流场处于临界状态;当Fr略大于1时,出现弱涌潮波;Fr远大于1时,则出现强涌潮波。对具体的河口来说,涌潮发生的条件有二:

(1)潮差大,②有平缓的河床和宽阔漏斗形状的河口。钱塘江河口正具备这两个条件。

参考书目我国古潮汐史料整理研究组:《我国古代潮汐论著选译》,科学出版社,北京,1980。(富永政英著,关孟儒译:《海洋波动》,科学出版社,北京,1984。(富永政英著:《海洋波动》,共立出版株式会社,東京,1976。)王桂芝、周潮生、章绍英:钱塘江潮区的主要水文特征,《水文》,No.4,pp.55~57,1982。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钱塘江涌潮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816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