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鸡柏柴藤


药材名称:鸡柏柴藤

名称出处:《新华本草纲要》

概况

基源: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鸡柏柴藤的全株。

原植物:鸡柏柴藤Elaeagnus loureirii Champ.,又名灯吊子、吊中仔藤(广东),金耳环、铺山燕(广西),胡颓子(云南)。

形态:常绿直立或攀援灌木,高2~5m,无刺。幼枝密被红锈色鳞片,老枝黑褐色。单叶互生,叶柄褐色,长8~15mm;叶片薄革质或纸质,椭圆形,边缘微波状,顶端渐尖,幼叶上面具褐色鳞片,老时脱落而下凹斑痕,淡绿色或绿色,下面棕红色或褐黄颜色,密被鳞片。花大,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花梗锈色,长7~10mm;花褐色或锈色,外面被鳞片;萼筒钟形,长10~11mm,顶端4裂,裂片有时大小不等,长三角形,长5~7mm,内面疏生白色柔毛或褐色鳞片,无花瓣;雄蕊4;花柱细长,常弯曲。果椭圆形,黄绿色,长15~22mm,被褐色鳞片。花期10~12月,果期次年4~5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964页.图3658)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00~2100m的丘陵或山区。分布于江西、广东、广西、云南。

药性

性味:酸、涩,微温。

功效:止咳平喘,收敛止泻。

主治:哮喘,支气管炎,腹泻,咯血,慢性骨髓炎,急性睾丸炎,慢性肝炎,胃痛。外治疮癣,痔疮肿痛,跌打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9~18g,叶60g。外用:果,研粉撒患处或煎水熏洗。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广西中药志》:“治伤风感冒:吊灯笼适量,煎汤洗浴。”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伟祺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鸡柏柴藤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伟祺;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826.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