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帽兰


药材名称:帽兰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

基源:为山茶科紫茎属植物紫茎的树皮及根皮。紫茎属全世界约11种,我国6种。

原植物:紫茎Stewartia sinensis Rehd.et Wils.

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6~10m;嫩枝有柔毛。叶纸质;叶柄长5~8cm,带紫红色;叶片短圆形或椭圆形,长4~8cm,宽2.5~3.5cm,先端渐尖,基部狭楔形,边缘有锯齿,下面疏生长柔毛。花白色,单生叶腋;花梗长1~1.6cm;苞片2,叶状,卵圆形,长约1.5cm,萼片5,卵圆形,外面有短柔毛,花瓣5,倒卵形;雄蕊多数,花丝长达2cm,基部连合成5~6mm长的管并与花冠基部贴合,花药丁字形着生;子房5室,有毛。蒴果木质,灰褐色,被疏毛,卵圆形,顶端喙状,直径约1.5cm;种子长7~9mm,具窄翅。花期4~5月。(图见《中药大辞典》.4928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地林中。分布于江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

药性

性味:性凉,味辛、苦。

功效:舒筋活血。

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15~30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浙江药用植物志》:“治暑热腹痛:帽兰根或果、翅茎胡枝子、檵木各12~15g,仙鹤草6~9g。水煎服。”

单方应用:《浙江药用植物志》:“治跌打损伤:帽兰根60~90g。水煎冲黄酒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远骞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帽兰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远骞;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6871.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