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打破碗花花


药材名称:打破碗花花

名称出处:《中药志》

概况

基源: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打破碗花花干燥或新鲜的全草。银莲花属全世界约150种;我国约52种,药用的约20种。

原植物:打破碗花花Anemone hupehensis Lem.,又名野棉花(四川、湖南、湖北、陕西),霸王草、五匹草(贵州),满天飞、盖头花(湖北),山棉花、大草花、大头翁(陕西),遍地爬、五雷火(湖南)。

历史:本品为四川民间除虫的草药,在六十年代初期被发掘,并已收载于《我国药典1977年版》。目前四川、陕西、甘肃等地药材公司有收购,一般自产自销。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状茎粗壮,外皮黑褐色,斜生或垂直生。基生叶3~5,具长柄;通常为3出复叶,有时1~2个或全部为单叶;中央小叶大,小叶片卵形至宽卵形,长4~10cm,宽3~10cm,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不分裂或不明显3或5浅裂,边缘具疏锯齿,侧生小叶斜卵形。花茎直立,聚伞花序简单或二~三回分枝,具花3至多朵;总苞片通常3,似基生叶但较小;萼片花瓣状,紫红色或粉红色,倒卵形,长2~3cm,外密生短绒毛;雄蕊多数,长约为萼片的1/4;心皮甚多,生于球形花托上,子房有长柄。聚合果球形,直径约15cm;瘦果密被白色绒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彩图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400~1800m间低山或丘陵的草坡或沟边。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西部、广东和广西北部、陕西南部、四川、贵州、云南东部。

生药

栽培:适于温暖凉爽气候,较耐寒,宜在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栽种。用种子繁殖,于春季3~4月播种,撒播、条播均可。出苗后,结合除草松土,进行分次间苗,之后以株行距各33cm左右定植或盆栽。生长期间管理粗放,栽植后可多年开花不绝。

采集: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

鉴别:根长圆柱形,多弯曲,长5~15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扭曲的纵纹理,并有突起的小根及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气微,味微苦。

化学性质

根含白头翁素(Anemonin)[1]、齐墩果酸(1)及皂甙IX(2)、X(3)[2,3]。

(1)R=H

(2)R=α-L-吡喃阿拉伯糖α-L-吡喃鼠李糖β吡喃核糖

(3)R=β-D吡喃木糖α-L-吡喃鼠李糖β-D-吡喃核糖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640。[2] 东南亚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化学讨论会文集.上海.1991:11。[3] 中草药 1992;23(6):289。

药性

性味:苦、辛,凉。有毒。 ①《陕西中草药》:“苦,凉,有小毒。”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苦、辛,温,有小毒。”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根:苦,温,有毒。”

归经:《四川常用中草药》:“入肺、脾二经。”

功效:清热利湿,杀虫化积,行气散瘀。

主治:秃疮,疟疾,小儿疳积,痢疾,痈疖疮肿,跌打损伤。 ①《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排脓生肌,消肿散瘀,消食化积,截疟,杀虫。”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消肿散毒。治跌打损伤红肿,瘰疬疮毒,痢疾腹泻。”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根:痢疾,肠炎,蛔虫病,跌打损伤。” ④《中草药学》:“顽癣,秃疮,痈肿疮疖,消化不良,水泻,蛔积,疟疾。” ⑤《新华本草纲要》:“顽癣,痈肿疮疖,消化不良,水泻,蛔积,疟疾,痢疾,止鼻血。及杀虫、杀蛆。”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使用注意:《陕西中草药》:“孕妇禁用。”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陕西中草药》:“治秃疮:野棉花30g,研粉,青胡桃皮120g,共捣烂外敷。” ②《陕西中草药》:“治跌打损伤:野棉花30g,童便泡24小时,晒干研粉,黄酒冲服,每次1.5~3g,每日服2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永福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打破碗花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永福;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982.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