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红帽顶


药材名称:红帽顶

名称出处:《陆川本草》

概况

异名:黄花叶、红妇娘木(《我国高等植物图鉴》)。

基源: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毛桐的叶。

原植物:毛桐Mallotus barbatus(Wall.)Muell.-Arg.

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3~4m。幼枝密被棕色星状绵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22cm,密被锈色星状绵毛;叶片卵形,先端渐尖,基部三角状圆形或近圆形,叶柄盾状着生,长13~30cm,宽12~26cm,有时3浅裂,通常不分裂,边缘具疏细齿,下面密被星状绵毛及棕黄颜色腺点,9~11条脉纹呈放射状。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瓣;雄穗状花序通常分枝,长11~35cm;萼4~5裂,外面密生茸毛;雄蕊多数;雌花子房4室,稀3或5室,每室有胚珠1枚,有毛;花柱3~5,基部合生,长3~4mm。蒴果长1.2~1.6cm,宽1.6~2cm,扁球形,被有1层厚达5mm的软刺和星状茸毛。种子卵形,黑色,光亮,长约5mm。花期5月,果期7~9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01页.图2931)

生境与分布:生于原野河岸边、溪谷或杂木林中及林缘。分布我国西南及湖北、广东、广西。越南至印度,菲律宾等也有分布。

化学性质

附 种仁含油量14.7%、脂肪酸为棕榈油酸54.88%、棕榈酸17.6%、油酸9.33%、硬脂酸2.19%、肉豆蔻酸1.96%。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26。

药性

性味:《陆川本草》:“苦,寒。”

功效:《陆川本草》:“凉血、止血。”

主治:湿疹,褥疮,背癣。 ①《陆川本草》:“治刀伤出血,洗疮。” 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治背癣。”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治褥疮:红帽顶、毛漆公叶各等量。晒干研末,清洁创面后,外敷。”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昕妤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红帽顶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昕妤;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287.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