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黄花地丁


药材名称:黄花地丁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

异名:野豌豆、马口铃(《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小响铃、狗响铃(《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基源:为豆科百合属植物响铃豆的全草。

原植物:响铃豆Crotalaria albida Heyne(C.formosana Matsum.)

历史:本品始见于《滇南本草》。《云南药用植物名录》、《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等均有收载,云:其能清热、解毒、利尿。

形态:近灌木状草本,高30~150cm。植株被白柔毛。茎自基部单一,分枝细。小叶单数互生,倒卵状披针形,长1.5~4cm,宽0.3~1.7cm,先端钝圆,具小凸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被微柔毛;叶柄甚短。托叶刚毛状。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集花6~20朵,苞片丝状,小苞片着生于花萼基部;花萼长0.7cm,5深裂,上面2枚萼椭圆形,下面3枚披针形,被短柔毛;花冠黄颜色或淡黄颜色,略长于萼;旗瓣先端宽圆形,微凹,被毛,至基部渐狭;翼瓣倒卵形;龙骨瓣先端长尾尖状弯曲;单体雄蕊10,花药异形,花柱细长,子房条形,胚珠多数。荚果圆柱形,膨胀,长0.8~1.2cm;种子6~12粒,肾形,种脐内凹。花果期5~11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69页.图2468)

生境与分布:生于荒地、山坡灌丛或草地。分布于我国华南、华东、西南。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集,除去杂质及泥土,洗净,晒干。

化学性质

种子含野百合碱、响铃豆碱(Croalbidine)[1]、槐花皂甙Ⅰ糖醛酸甲酯(Kaikasaponin Ⅰ uronic acid Me ester)、槐花皂甙Ⅲ糖醛酸甲酯(Kaikasaponin Ⅲ uronic acid Me ester)、槐花皂甙Ⅲ单甲基醚(Kaikasaponin Ⅲmonomethyl ether)、大豆皂甙Ⅰ、Ⅲ(Soyasaponin Ⅲ,Ⅰ)以及两个新的齐墩果烯糖甙: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基-(1→2)-6-O-甲基吡喃葡萄糖醛酸基-槐二醇和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基-(1→2)-6-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大豆皂醇B[2]。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20。[2] Chem Pharm Bull 1991;39(2):496。

药性

性味:①《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辛,凉。” ②《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寒。” 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凉,苦、涩。”

归经:《滇南本草》:“入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截疟,利尿。

主治:①《中药大辞典》:“治久咳痰喘,尿道炎,膀胱炎,痈疽疔疮。” ②《新华本草纲要》:“用于久咳痰喘,尿道炎,膀胱炎,小便不利,痈疽疔疮,肝炎,胃肠炎,腮腺炎,乳腺炎,淋巴腺炎,跌打损伤,疟疾,小儿惊风,外伤感染,皮肤溃烂,急性结膜炎。” ③《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叶:治黄疸,乳疮,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滇南本草》:“治年久咳嗽痰喘,气阻喉内,如拽锯之声,不得安眠:黄花地丁(蜜炒)6g,响铃草(蜜炒)6g。煎汤服。”

单方应用:①《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治尿道炎、膀胱炎:小响铃(即黄花地丁)30~45g。水煎服,白酒引。”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疔疮臁疮:黄花地丁适量,捣烂外敷。”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泽雨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黄花地丁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泽雨;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096.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