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紫草


药材名称:紫草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藐、茈草(《尔雅》),紫丹、紫芙(《本经》),地血(《吴普本草》),茈(《广雅》),紫草茸(《小儿药证直诀》),鸦衔草(《纲目》),紫草根(《现代实用中药》),山紫草(《江苏植物志》),红石根(《辽宁经济植物志》),紫根(东北),大紫草(江苏),红条紫草(广西),巴力木格、伯日一漠格(蒙名)。

基源:为紫草科紫草属植物紫草或软紫草属植物软紫草的干燥根。紫草属全世界约50种,我国产5种。软紫草属全世界约25种,分布于地中海、热带非洲,中亚及喜马拉雅和我国。我国产6种,分布于华北、西北和西南各省区,其中3种供药用。

原植物: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et Zucc.又名硬紫草(《中药志》)紫丹、地血(《我国高等植物图鉴》)。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 (Royle)Johnst.(Macrotomia euchro (Royle.)Pauls.),又名软紫草(《中药志》、《植物志》),新藏假紫草(《中药大辞典》)、紫草(《我国高等植物图鉴》)。

历史:紫草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别录》载:此草生砀山山谷及楚地(今陕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西)。弘景曰:“今出襄阳”。《纲目》载:“紫草花紫根紫,可以染紫,故名……,其根头有白毛如茸”。以上记载与现在商品硬紫草的原植物紫草基本是一致的。新疆紫草本草未见记载,主产新疆,但产量大,销全国大部分省区。

形态:紫草 多年生草本。根长圆柱状,略变曲,紫红色。茎高40~95cm,被糙伏毛,同时还有开展的糙毛,茎上部有分枝。单叶互生,无柄,披针形或狭卵形,长3~8cm,宽7~17m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或稍呈不规则波状,两面均有短糙毛,沿叶脉毛更密。镰状聚伞花序生于茎上部,长2~6cm,早期延长可达15cm,有糙伏毛;苞片与叶同形而较小;花萼长3~4mm,果期可达9mm,5裂近基部,背面有短糙毛;花冠白色,筒部长约4mm,檐部与筒部近等长,裂片宽卵形,全缘或微波状,先端有时微凹,喉部附属物5,半球形,无毛;雄蕊着生花冠筒中部稍上,雄蕊5,内藏花丝很短,花药先端钝,有小尖头;子房4裂,花柱不伸出花冠筒,柱头头状;雌蕊基平。小坚果卵球形,乳白色或带淡黄褐色,长约3.5mm,平滑,有光泽,腹面中线凹陷呈纵沟。花果期6~9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51页.图5056)

新疆紫草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开展的长糙毛。根粗壮,直径可达2cm,多扭曲,富含紫色物质,栓皮多层。茎高15~40cm,单一或从基部分成二歧。基生叶丛生,叶线状披针形,长7~20cm,宽5~15mm,先端短渐尖,基部扩展成鞘状,全缘,黄绿色;茎生叶互生,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较小,无鞘状基部。镰状聚伞花序生茎上部叶腋,长2~6cm,最初有时密集似头状,含多数花;苞片叶状,线状披针形,具硬毛;花萼短筒状,先端5裂,裂片线形,长1.2~1.6cm,果期可达3cm,两面均密生淡黄颜色硬毛;花冠筒状钟形,深紫色,有时淡黄颜色带紫红色,筒部长1~1.4cm,檐部直径6~10mm,裂片卵形,喉部无附属物;雄蕊5,在长柱花中着生于花冠管中部,在短柱花中着生于喉部;花柱有长花柱和短花柱花之分,长花柱长达喉部,短花柱仅达花筒中部,先端浅2裂,柱头2,倒卵形;子房4深裂。小坚果骨质,宽卵形,长3~4mm,黑褐色,有粗网纹和少数疣状突起。花果期6~8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50页.图5054.新藏假紫草图)

生境与分布:紫草生于荒山田野、路边及干燥多石山坡的灌丛中,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新疆紫 草生于海拔2500~4200m砾石山坡、洪积扇、草地及草甸等处;分布于新疆及西 部。印度西北部、尼泊尔,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阿富汗,伊朗,原苏联中亚地区及西伯利亚均有分布。

附注 除上述两种紫草外,下列几种植物在一些地区也作紫草药用。

①黄花紫草Arnebia guttata Bge.,又称蒙紫草或内蒙紫草。见“黄花紫草”条。 ②滇紫草Onos paniculatum Bur.et Franch.,见“滇紫草”条。 ③长花滇紫草Onos hookeri Clarke var,longiflorum Duthie,又称藏紫草或 紫草。见“长花滇紫草”条。

生药

栽培:紫草宜温和气候,能耐寒、忌高温,怕水涝。土壤宜选排水良好、疏松肥活的石灰质土壤或砂土壤、粘壤土。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于4月上旬播种,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26cm,沟深2~3cm,将种子拌细土后匀撒沟里,覆盖薄土后盖草、浇水。每亩用种量1.5~2kg。出苗时揭草,结合松土除草进行疏苗,苗高6~10cm时出圃移栽,行株距30×10~15cm,条栽。栽后,注意松土除草和追肥,雨季防止水涝。

采集:春、秋季采挖根部,除去泥土残茎,晒干,以春季苗刚出或秋季果后采,根质量较好。忌用水洗,以免有效成分损失。新疆紫草又称软紫草主产于新疆、 。紫草又称硬紫草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湖南、广西。

鉴别

性状:软紫草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长7~20cm,直径1~2.5cm,顶端有时可见分歧的茎残基;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十余层重叠,易剥离。体轻,质松软,易折断,断面呈同心环层,中心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颜色。气特异,味微苦、涩。硬紫草圆锥形,扭曲,有分枝,长7~14cm,直径1~2cm;表面紫红色或紫黑色,粗糙有纵纹,皮部薄易剥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深紫色,木部较大,灰黄颜色,老根木部有时腐朽。微臭,味微甜酸。

显微 软紫草根横切面:落皮层多数;木栓层将韧皮部、木质部层层分隔。中央部位的组织多破碎,较难观察清楚。残留的韧皮部较薄,木质部导管2~4列放射状排列。本栓细胞及薄壁细胞均含紫色素,加水合氯醛,全部组织均显红色。(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573页.图459)粉末深紫红色。 ①单细胞非腺毛甚长,平直或称弯曲,多碎断,直径13~56μm,基部扩大呈喇叭状,可至185μm,壁厚5~13μm,常有纵细条纹。 ②栓化细胞充满紫红 素物,常凝集成条状、团块状,遇水合氯醛液色素物逐渐扩散溶解,细胞显棕色。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圆多角形,壁厚薄不一,木栓化。 ③薄壁细胞大多充满紫红 素物,细胞界限不清楚。偶见无色薄壁细胞,狭长。 ④网纹导管粗大,多破碎,网孔狭细,也有较细而网孔甚大的;具缘纹孔导管具缘纹孔常数个至十数个横向并列成行,有的具网状或螺状三生增厚。(图见徐国钧《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159页.图73) 硬紫草根横切面:外层为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内含紫色物质;韧皮部有多数裂隙.裂隙附近的细胞常木栓化;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围有纤维束。(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573页.图460) 粉末紫红色。 ①栓化细胞充满紫红 素物,常聚集成条状或团块状,表面观类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壁微弯曲,垂周壁部分呈连珠状。 ②薄壁细胞壁薄,极皱缩,细胞界限不明显,有的壁稍厚具单纹孔。 ③纤维管胞多成束或位于导管旁,梭形或细长,直径9~29μm,有的具缘纹孔纵列成行,纹孔口斜裂缝状或相交成人字状,十字状,常超出纹孔缘。 ④具缘纹孔导管,也有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9~72μm,具缘纹孔导管偶见网状三生增厚。(图见徐国钧《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157页.图72)

理化:取样品粉末适量,装入渗漉柱内,用石油醚(30~60℃)渗漉,渗漉液浓缩至小体积,点于硅胶G板上,以紫草素、β′乙酰氧基异戌酰阿卡宁、去氧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阿卡宁为对照,以乙酸乙酯——石油醚(1.9)为展开剂,展开后,置可见光下检视,斑点均呈紫色。(图见刘训红《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170页.图112-1B)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

新疆紫草和紫草的根含紫草素(Shikonin)、乙酰紫草素(Acetylshikonin)、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β,β-Dimethylacrylshikonin)、异丁酰紫草素(Iso-butylshikonin)、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β-Hydroxyisovalerylshikonin)、2,3-二甲基戊烯酰紫草素(Teracrylshikonin)。紫草根尚含去氧紫草素、异戊酰紫草素(Isovalerylshikonin)、α-甲基-正丁酰紫草素(α-Methyl-n-butylshikoniin);新疆紫草根尚含去氧紫草素(Deoxyshikonin)、去水欧紫草素(Anhydroalkannin)[1]。另外从新疆假紫草根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出β,β-二甲基丙烯酰欧紫草素(β,β-dirnethylacrylalkannin)、β-乙酰氧基异戊酰欧紫草素(β-Acetoxyisovalerylalkannin)、β-羟基异戊酰欧紫草素(β-Hydroxyisovalerylalkannin)、1-甲氧基乙酰紫草素(1-Methoxy-acetylshikonin)[3]。从新疆假紫草(A.tuchro )根得紫草呋喃(Shikonofuran),4-去-O-甲基毛二孢素(4-De-omethyllasiodiplodin)和假紫草酚(Arnebinol)[5],洋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2α-羟基熊果酸[6]。从其全草得09-当归酰倒千里光裂碱(O9Angeloylretronecine)[7]。从紫草(L.erythrorhizon)根得中美紫草碱(Intermedine),蝎尾勿忘草碱(Myoscopine)和羟基蝎尾勿忘草碱(Hydroxymyoscopine)[4]。从紫草根中分出2个新色素:紫草米丁A(5,8-二羟基-2-(1-2-甲基-正-丁酰氧基-4-甲基-4-羟基-2-戊烯)-1,4-萘醌)和紫草米丁B(5,8-二羟基2-(1-异戊酰氧基-4-甲基-4-羟基-2-戊烯)1,4-萘醌。又分得4个成分:3位邻苯二酚2丙烯酸18醇酯、3位邻苯二酚2丙烯酸20醇酯、3位邻苯二酚2丙烯酸双醇酯、3位邻苯二酚丙烯酸24醇酯。从根中得到3个具有降低血糖水平的聚糖:紫草聚糖A、B、C(Lithosper nsA、B、C)[2]。

参考文献

[1]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中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894。[2]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82。[3] 中草药1986;17(10):2~5。[4] Phytochemistry 1990;29(2):690。[5] CA 1992;116:191002y。[6] CA1992;117:4271w。[7] CA1993;119:24648u。

药理

①抗炎免疫 市售六种紫草即软紫草、黄花软紫草、紫草、滇紫草、露蕊滇紫草、密花滇紫草之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生药10g/kg ig,连续5d,对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呈抑制效应。其中作用强者为软紫草、其次为滇紫草[1]。从新疆紫草中提取的乙酰紫草素5mg/kgip、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10mg/kg ip,对组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亦呈显著抑制效应[2,3]。紫草素水溶液10、20mg/kg sc。可抑制小鼠巴豆油诱导的耳廓炎症[4]。百%紫草水浸液2ml ip能抑制家兔芥子泥敷盖所致皮肤炎症[5]。紫草醇提取物100mg/kg ip、紫草素10mg/kg sc、乙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5mg/kg ip或sc、25mg/kg ig,对多种致炎物质诱导的大鼠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腹腔注射作用出现快而强、灌胃给药作用出现慢且弱[2~6]。紫草素、乙酰紫草素ip或ig,均可抑制各种致炎物质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以及抗大鼠兔血清、热 引起的大鼠局部皮肤浮肿[8]。紫草醇提取物100mg/kg ig、乙酰紫草素5mg/kg ip、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3mg/kg ip皆可抑制大鼠皮下棉球肉芽肿增生,其抗炎作用机理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关,切除双侧肾上腺后,抗炎作用依然存在[2,3]。紫草素、乙酰紫草素ig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无明显作用,而以一定量注入棉球,有促进肉芽形成作用[8,9]。紫草素对白三烯B4及5-HETE的生物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在白细胞体外温孵系统中,其抑制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强。紫草素衍生物去氧紫草素、乙酰紫草素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对白三烯B4生物合成亦有抑制作用,在10-4~10-6mol/L-1范围内剂量与效应呈正相关。提示紫草有效成分的抗炎作用机理与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有关[4]。50%紫草煎剂20ml/kg ig或百%紫草煎剂10~20ml/kg ig,能对抗2倍组胺对家兔的致死量。50%紫草煎剂15ml/kg ig能对抗49倍马血清对家兔的致死量[5]。紫草萘醌提取物6mg/kg ip连续5d,可使小鼠脾细胞NK细胞毒提高约20%,细胞毒动力学分析结果提示其增强NK细胞活性的机理为增加了杀伤细胞的频率[20]。 ②抑菌、抗病毒 软紫草、黄花软紫草、紫草、滇紫草、露蕊滇紫草、密花滇紫草之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颜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但水提取物优于醇提取物,软紫草作用强[1]。紫草多糖在乳兔肾细胞上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标准株和地方株都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标准株的小有效抑病毒浓度为100μg/ml,较大抑病毒指数为4~5,对地方株的抑病毒指数为3~5[10,11],其抑制方式,既非直接灭活病毒,亦非封闭细胞受体,而是在宿主细胞内抑制HSV-1的复制,明显影响HSV-1在乳兔肾细胞内的复制动力学[10]。 ③解热 50%紫草煎剂20ml/kg ig,对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所致家兔体温升高有降低作用[5]。25%紫草煎剂20ml ig,对im牛奶所致家兔发热亦有缓和的解热作用[12]。紫草素及乙酰紫草素10mg/kg ip,均可使T、T、G发热大鼠显著降温[18]。 ④止血 软紫草、黄花软紫草、紫草、滇紫草、露蕊滇紫草、密花滇紫草之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10g/kg ig,连续3d,观察时小鼠断尾出血的止血作用。结果,水提取物中4种有止血作用,其作用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软紫草、露蕊滇紫草、滇紫草、密花滇紫草;醇提取液中5种有止血作用,其作用强度依次为黄花软紫草、露蕊滇紫草、软紫草、滇紫草、密花滇紫草[1]。 ⑤抗肿瘤、抗突变 紫草经石油醚提取得组分紫草A,0.3~0.8mg/只ip,连续10d,对小鼠S180、S37、U14及大鼠W256均有抑制作用,0.3~1mg/只im,连续10d,可延长EAC小鼠存活时间[7]。紫草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当药物剂量为5μg/ml时,能显著抑制细胞集落形成率,其抑制率为38%~95%,细胞分裂指数也明显降低。电镜下可见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减少,分泌小泡和溶酶体增多,而胞核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品主要作用于BGC823细胞的细胞质。紫草素对人食管鳞癌细胞(ECa109细胞)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1μg/ml即可显著抑制细胞集落形成率。电镜不仅显示胞浆内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减少,角质颗粒和张力微丝增多,而且可见核染色质疏松,核膜较规则,说明其对ECa109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均有作用[13]。紫草素能增加小鼠肝癌和Lewis肺癌的放射治疗效果。以紫草素10mg/kg ip加放射治疗后,小鼠肝癌和Lewis肺癌的肿瘤生长速度较单纯放射或单纯紫草素组慢,抑瘤率高,肿瘤生长延迟时间和带瘤小鼠生存期也较其它组长。光镜观察到Lewis肺癌紫草素加放射组肿瘤组织坏死灶较其它组大,超微结构显示该组肿瘤细胞之间的巨噬细胞数增多,表明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力有所增强[14]。紫草制剂紫草A-I与高温疗法联合应用.对杀伤体外培养的ECa109细胞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是不可逆的。而单纯高温疗法或单纯紫草素对肿瘤细胞生长虽有抑制作用,但却是可逆的。紫草A-I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胞周期中的G2期,使DNA复制末期受阻,从而影响DNA合成[15]。紫草煎剂(3mg/皿)有显著的抗丙酮醛致突变和抗迭氮钠致突变作用,其抗突变力分别为88%和76.6%[16]。 ⑥抗早孕、抗生育 新疆紫草经石油醚处理后水煮浓缩至1∶1药液10~20ml/kg sc,连续3~7d,有终止小鼠妊娠作用,平均有效率为97.5%。家兔2.2ml/kg im,1日2次,连续4d,亦有终止妊娠作用,其有效率为71.4%。对妊娠15d孕兔羊膜腔内注射0.5ml,胎仔全部死亡。妊娠中期孕兔2.2ml/kg im,连续4d,绒毛细胞大量坏死,而黄体则无明显变化。该药液对豚鼠、大鼠和家兔的正常或怀孕中晚期离体 均有兴奋作用,对妊娠晚期 的兴奋作用尤为显著。本品加95%乙醇处理后,亦有终止妊娠和兴奋离体 作用[17]。紫草根、皮粉末之生理盐水混悬液3.5g/kg ig,连续21d或30d,具有抑制大鼠卵泡发育与成熟的作用,用药后大鼠血清卵泡 素和黄体生成素浓度下降,出现明显的抗生育效果。合笼交配试验紫草组怀孕率为0%,而对照组为60%,停药第41d,喂药大鼠重视动情期,52%大鼠恢复正常生育能力[18]。含新疆紫草15%的饲料喂雌性小鼠,合笼前喂12d,合笼后继续喂饲2wk,有明显的抗生育作用;对妊娠大鼠于妊娠第1~9,1~4,6~9,6~11d给药也有抗生育作用;对幼小鼠有明显的抗hCG所致的 增重作用[22]。 ⑦降血糖 紫草水提取物——紫草多糖A、B、C ip对正常及四氧嘧啶模型小鼠有显著的降血糖效应,其中紫草多糖C100mg/kg较A、B对正常小鼠降血糖作用强,而紫草多糖A100mg/kg在给药7h对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小鼠降血糖作用最为明显[19]。 ⑧其他作用 紫草素、乙酰紫草素10-4g/ml以上浓度,能增强豚鼠离体心脏的收缩力及收缩频率,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收缩作用,其作用不被妥拉苏林、 所阻断[8]。紫草素、乙酰紫草素10-4g/ml以上浓度时,抑制豚鼠离体肠管的自发活动,拮抗肠管收缩物质的收缩肠管平滑肌作用[8]。 ⑨体内过程 3H-乙酰紫草素给小鼠ig后5min, 中即可测到,给药1h后达到峰值(17260 cpm/min/ml),并持续到给药后3h,以后逐渐下降。其消除曲线呈单相型,t1/2为35.91人。给3H-乙酰紫草素后不同时间,均以肝、肾的放射性强度很高,其次为肺、心、骨骼肌、脑和脾。在不同组织中,放射性强度的高峰时间不同,肝、肾为30min~1h,肺为1~3h其它组织则波动在3~8h。ig8h后总排泄率为35.17%,24h总排泄率为50.08%.48h总排泄率为52.8%,其中75.2%是粪便排泄的[21]。

毒性:毒草素、乙酰紫草素1P,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20rng/kg和41mg/kg[8]紫草醇提取物100~200mg/kg股iv对正常家兔心电图及血压亦无明显影响。口服紫草素醇提取物片剂每次80mg,Id1次,连续14d,对正常人凝血系统未见不良影响[6]。大鼠5rng/kg ip乙酰紫草素,48h后处死,取肝、肾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改变;乙酰紫草素ip,对小鼠的LD50为22.75±1.02mg/kgt2]。

参考文献

[1] 我国医药学报 1992;(3):34。[2]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80;(2):101。[3] 我国药理学报 1980;(1):60。[4] 药学学报 1994;(3):161。[5] 云南医药 1983;(4):232。[6]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79;(2):83。[7] 吉林医学 1980;1(1):7。[8] 日本药理学杂志 1977;73:193。[9] 药学杂志(日) 1990;110(4):268。[10]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82;(2):5。[11]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87;(3):13。[12] 山西医学杂志 1959;(3):15。[13]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10(7):422。[14] 肿瘤防治研究 1991;(2):71。[15] 吉林医学 1984;5(4):30。[16] 福建中医药 1989;(3):20。[17]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82;(3~4):199。[18]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3;(1):34。[19] Planta Med 1985;51(2):157。[20] 我国免疫学杂志 1990;(3):154。[21]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81;(4):242。[22] 武汉医学院学报 1985;(4):280。

药性

性味:①《本经》:“苦,寒。” ②《药性论》:“甘、不。” ③《纲目》:“甘、咸,寒。” ④《我国药典1990年版》:“甘、咸,寒。”

归经:①《纲目》:“入心包络、肝经血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小肠二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少阴,厥阴。” ④《我国药典1990年版》:“归心、肝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主治:①《本经》:“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 ②《别录》:“疗腹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皶。” ③《药性论》:“治恶疮,(121)癣。” ④《本草图经》:“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 ⑤《纲目》:“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 ⑥《中药大辞典》:“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血,血痢,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 ⑦《新华本草纲要》:“病毒性肝炎,皮肤病。” ⑧《全国中草药汇编》:“麻疹不透,急、慢性肝炎,绒毛膜上皮癌,便秘,烧汤伤,下肢溃疡,冻伤,痈肿,玫瑰糠疹,湿疹。” ⑨《我国药典1990年版》:“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⑩《吉林中草药》:“治便秘,尿血。” ⑾《陕西中草药》:“治汤火伤、皮炎,湿疹,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散剂。外用:熬膏涂。

使用注意:胃肠虚弱,大便滑泄者慎服。《本草经疏》:“痘疮家气虚脾胃弱,泄泻不思食,小便清利者,俱禁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甘草,预防麻疹,或减轻麻疹的症状。 ②配浮萍,治风热风疹及疮疖痈肿,兼见风热表证者。 ③配大青叶,治温病热毒盛,斑疹稠密并色紫成片者。 ④配瓜蒌仁、治热毒内盛的痈疮便秘。 ⑤配黄柏,外用,治疮疖,湿疹,水火烫伤。 ⑥配陈橘皮,治疮疹初出。 ⑦配白术,预防麻疹。 ⑧配黄柏、冰片,香油调外涂,治烧、烫伤。 ⑨配忍冬藤、冰片,麻油调外涂,治烧、烫伤。 ⑩配赤芍、蝉蜕,治斑疹透发不畅或斑疹紫暗之证。 ⑾配连翘、牛蒡子、治热病疹出不透,或斑疹色暗,尿短,便闭者。 ⑿配海螵蛸、茜草,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⒀配党参、红花、甘草,治热病斑疹不透、或出而色不红活。 ⒁配牛蒡子、山豆根、甘草,治麻疹,斑疹因血热毒盛而疹出不畅、或色紫黯而不红活等、兼咽喉痛者。 ⒂配红升丹、冰片、黄蜡,麻油调外涂,治下肢溃疡。 ⒃配大青叶、蝉蜕、连翘,治斑疹不透。 ⒄配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治热毒发斑、发疹。 ⒅配连翘、金银花、生甘草,治热毒发斑、发疹。 ⒆配当归、白芷、血竭、轻粉,制膏外用,治疮疡肿毒、溃而不敛之症。 ⒇配怀生地、白果肉、茯苓、麦门冬,治吐血、衄血不大凶、亦不尽止、起居如故、饮食如常,一岁之间、或发2~3次、或发5~6次、久必成劳。

方选和验方: ①紫草汤(《圣济总录》)治火黄,病人先体热身赤,午后却凉,遍身有赤点起:紫草、吴蓝各30g,木香、黄连各15g。为粗末,每服10g,水煎,食后服。 ②紫草饮子(《景岳全书·痘疹诠古方》)治痘疮倒陷,腹胀,大小便秘:紫草、人参、枳壳、山楂、木通、穿山甲(土炒)、蝉蜕各等份。水煎,分3~4次服。 ③紫草散(《景岳全书·痘疹诠古方》)治痘疹黑陷,气血虚弱,疮疹不起:紫草、炙黄芪、炙甘草、糯米各4.5g。水煎服。 ④紫草膏(《仁斋直指方》)治热疮:紫草茸、黄连、黄柏、漏芦各15g,赤小豆、绿豆粉各15g。上药捣细,入麻油为膏,每日3敷,常服黄连阿胶丸清心。 ⑤《仁斋直指方》:“治痈疽便闭:紫草、栝楼各等份。新水煎服。” ⑥紫茸膏(《疡医大全》)治小儿胎毒,疥癣,两眉生疮,或延及遍身瘙痒,或脓水淋沥,经年不愈:紫草、白芷各6g,归身15g,甘草3g,麻油60g。同熬,白芷色黄为度,滤清,加白蜡、轻粉各6g,取膏涂之。 ⑦紫草润肌膏(《幼科金针》)治火烫,发泡腐烂:紫草3g,当归15g,麻油120g。上3味,同熬药枯、滤清去渣、将油再熬,加黄蜡15g,溶化,倾入碗内,顿冷,涂之。 ⑧紫草散(《小儿药证直诀》)发斑疹:钩藤钩子、紫草茸各等份。上为细末,每服0.5g或1.5g、3g温酒调下,无时。 ⑨紫草散(《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治伏热在胃经,暴发痘疮疮疹,一切恶候,出不快,小便赤涩,心腹胀满:紫草30g,生甘草、枳壳(麸炒)、炙黄芪各15g。为粗末,每服6g。水煎服。 ⑩紫草如圣汤(《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治疮疹才初出,便急与服之,令减毒轻可:紫草(去粗梗)60g,陈橘皮(去白、焙干)30g。上为末,每服5g,水150ml,入葱白2寸,煎至100ml,去渣温服无时。乳儿与奶妈兼服之,断乳令自服。 ⑾紫草承气汤(《证治准绳·幼科》)治痘疮半数未出而喘息腹胀,大便不通,烦躁作渴,谵语不安者,并治温病发斑,壮盛烦躁,起卧不安,头面红肿,咽喉作痛痛,吐脓血,面赤如锦纹,身痛如被杖,烦闷呕逆,腹痛狂乱躁渴,或狂言不利,斑如痘大而圆,色紫黑而显,胸背腰腹俱稠者:紫草、枳实各30g,大黄120g,厚朴60g。为粗末,每服15g,以利为度。 ⑿紫草透肌汤(《证治准绳·幼科》)治痘疹出而不快及顶陷者:紫草3g,升麻、木香各1.5g,牛蒡子、防风、荆芥、黄芪各3g,甘草1g。加生姜,水煎服。如色紫腹痛,加蝉蜕3g。 ⒀紫草快癍汤(《证治准绳·幼科》)治痘疹血气不足,不能发出,色不红活等症:紫草、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芍药、木通、甘草、糯米各适量。为粗末,每服6g,水煎服。 ⒁《证治准绳》:“治血淋:紫草、连翘、车前子各等份。水煎服。” ⒂紫草快癍汤(《张氏医通》)治痘疹血气不足,不能发出,色不红活等症:紫草、芍药各3g,甘草1.7g,木通2g,蝉蜕7个。水煎服,每日2次。 ⒃紫草消毒饮(《张氏医通》)治痘疹血热咽痛:紫草、牛蒡子、连翘各3g,荆芥2.5g,甘草、山豆根各1.5g。水煎,不拘时服。 ⒄紫草饮(《医学入门》)治痘疹欲出未出:紫草30g,开水沏,酌量服用。如发斑疹,加钩藤,酒调服。 ⒅紫归油(《外科证治全书》)治唇上起白皮水泡,渐渐肿大如蚕茧,或唇下肿如黑枣,燥裂痒痛:紫草、当归各等份。麻油熬,去渣出火,以棉蘸油频频润之。 ⒆《方脉正宗》:“治吐血衄血不大凶,亦不尽止,起居如故,饮食如常,1岁之间,或发2~3次,或发5~6次,久必成劳:紫草、怀生地各120g,白果肉100个,茯苓、麦门冬各90g。煎膏,炼蜜收,每早、晚各服30g,白汤下。” ⒇《本草切要》:“治五疸热黄:紫草9g,茵陈30g。水煎服。” (21)紫草膏(武汉医学院《外科学》)治烧伤:乳香、没药各30g,当归60g,白芷、寒水石、牡丹皮、大黄、冰片各45g,生地黄90g,紫草、黄柏各20g,黄蜡250g,麻油2500g。先熬油,滚开后,加入诸药,去渣过滤,下黄蜡,冷后放入冰内既成,搽患处,浸入纱布成油膏纱布,外敷包扎。 (22)紫草红花饮(《中药临床应用》)治麻疹痘疹3~4日,疹隐隐色红,将出而未出,大便秘结等。紫草6g,藏红花(泡)1g,垂丝柳6g,连翘、金银花、大青叶、紫花地丁、淡竹叶、浙贝母各9g,甘草3g,水煎服。 (23)《湖南药物志》:“治风疹腹痛:紫草9g,连翘9g,赤芍9g,甘草3g。水煎服。” (24)《湖南药物志》:“治甲状腺肿大,烫火伤:紫草9g,夏枯草12g,冰片3g,川花椒3g,儿茶6g,密陀僧12g。共研末,猪胆汁调搽。” (25)《全国中草药汇编》:“治下肢溃疡:紫草30g,红升丹3~6g,麻油60g,冰片3~6g,黄蜡120g。熬成软膏,同时将药涂于敷料上。溃疡面撒碘仿后,贴于患部。如溃疡皮肤起湿疹搔痒,可撒适量硫黄粉吸水止痒,再用绷带扎好,5~7日换药1次。” (26)《吉林中草药》:“预防麻疹:紫草9g,甘草3g。水煎服,每日2次。” (27)《新疆中草药手册》:“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草6g,海螵蛸15g,茜草6g。水煎服。” (28)《新疆中草药手册》:“治过敏性紫癜:紫草15g,蝉蜕6g,当归12g,竹叶9g,西河柳9g,牛蒡子9g,黄柏9g,知母9g,苦参9g。水煎服。” (29)中华外科杂志 1959;(1):“治烫伤:白芷、紫草、忍冬藤各32g,白蜡22g,冰片1.6g,香油500ml。先将香油加热至130℃,放入前3味药,继续加热达150℃维持30分钟炸焦即刻用纱布滤去药渣,将白蜡放入油液中,再将冰片研末加入搅匀,涂患处。” (30)广西中医药 1984;(5):“治外科感染:当归、紫草各8.3g,甘草、白芷各4.15g,轻粉1g,乳香2.1g,白蜡10g,花生油65ml。将前4味药放入花生油内浸泡7天,每天搅拌2~3次,然后文火煎熬,令药温保持在90~100℃之间,煎至药渣微黄,滤去药渣,加入白蜡、乳香搅拌使溶化,待冷却成糊状时加入轻粉搅拌,凝固成膏状。用时直接涂敷患处。” (31)浙江中医杂志 1985;(4):“治手、足癣:当归、黄蜡各15g,紫草3g,香油120g,将当归、紫草用香油浸泡24小时后,同熬至药枯焦为度,滤去药渣,香油再熬,入黄蜡化尽,倾入容器中,待冷备用。患处涂药后,烘烤5~15分钟,或双手对搓,或以手搓其足,务使药力内透。连续用药30~50天。” (32)中医杂志 1981(6):“治白癜风:紫草、刘寄奴、丹皮、威灵仙各25g,草河车、丹参、浮萍各50g,川芎15g,琥珀、地龙、土鳖虫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1月为1疗程。孕妇忌服。” (33)四川中医 1983;(5):“治扁桃体炎:紫草12g,石膏15g,大青叶、蒲公英、连翘、水牛角各10g,防风、知母、荆芥各6g。水煎服,每日1剂。” (34)三紫汤(河北中医1984;(4))治缠腰火丹:紫草10g,紫参15g,紫花地丁30g,车前子10g,茯苓皮15g,甘草10g,细木通6g,元胡9g,大青叶15g(或板蓝根30g),为成人量,小儿酌减。每日1剂,每剂分早中晚3次煎服。 (35)紫草合剂(浙江中医杂志1985;(9))治病毒性肝炎:紫草15~20g,太子参12g,人参叶2~5g,北沙参、白术、茯苓各10g。儿童酌减,煎服。 (36)紫草油(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5))治消化道灼伤:紫草30g,黄柏30g,香油500ml。上药共煎熬后加冰片3g,口服。成人每次10~20ml,每日3~4次,儿童酌减。 (37)紫草油(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6))治张力性疱疹:紫草80g,当归40g,菜油1000ml。上药共煎熬,待冷却后再加冰片5g,先将疱疹刺破,放出渗出液,用紫草油涂患处,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小夹板固定,每隔1~2天换药1次,直至痊愈。 (38)紫草阿胶汤(云南中医杂志1984;(6))治崩漏:紫草20g,生地15g,白芍15g,乌贼骨20g,黄芩15g,青蒿15g,地骨皮15g,棕榈炭20g,侧叶炭20g,阿胶20g(蒸化兑服)。每日1剂,5日为1疗程。 (39)紫草二甲基亚矾液(吉林医学1986;(4))治扁平疣:0.05%紫万液,涂擦疣体表面,每日2次。 (40)紫肾汤(天津中医 1994;(2))治小儿紫癜性肾炎:紫草、白花蛇舌草、蝉衣各6~9g,鲜茅根、生地15~30g,丹皮、泽泻、白芍、当归、云苓各9~15g,山药6g。每日1剂,水煎100~200ml,分2~3次服,连服3个月。加减:感受风热者加银花、连翘、芥穗;外感风寒,加羌活、防风、生姜;体弱感冒者加葛根、羌活、党参。 (41)复方紫草油(云南中医杂志 1995;(3))治慢性湿疹:干紫草20g,大黄5g,黄柏4g将上药洗净切成碎块,放入大口瓶内,再加入生菜油200ml,浸泡1个月后即可使用。用时,清洗患处,用消毒棉签蘸紫草油涂搽患处。每早晚各搽1次,搽后患处用无菌纱布敷盖。 (42)紫草汤(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5;(2))治支气管扩张咯血:紫草、仙鹤草各30g,大青叶、银杏各9g,寒水石、白及各12g,茜草15g。水煎日服2次。 (43)紫草合剂(福建中医药 1994;(3))治小儿化脓性扁桃腺炎:紫草5g,石膏18g,知母2g,黄芩4.5g,荆芥3g,连翘6g,板蓝根(或大青叶)15g,山豆根6g,蒲公英6g。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共混合,分4次饭后内服,连服3日为1疗程。 (44)紫柏牡甘汤(浙江中医杂志 1995;(8))治重症银屑病:紫草、黄柏各10~15g,生煅牡30~60g,生甘草10~12g。每日1剂,水煎1~2次共500ml,经过滤后早、晚饭后分服。第3煎用以外洗,每日1剂,每次20分钟,以旧痂皮脱落为佳。

单方应用:①《千金翼方》:“治小便卒淋:紫草30g。为散,每食前用井华水服6g。” ②《太平圣惠方》:“治小儿白秃:紫草煎汁涂之。” ③《太平圣惠方》:“治恶虫咬:油浸紫草涂之。” ④《医学入门》:“治豌豆疮、面皶、恶疮、疥癣:紫草煎油涂之。” ⑤《本草汇言》:“治赤游丹毒,红晕如云头:用小锋刀或磁碗锋画去毒血,紫草15g,鼠粘子30g。研细,水煎服。”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绒毛膜上皮癌:紫草根60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紫草,其功长于凉血活血,利大小肠。故痘疹欲出未出,血热毒盛,大便闭涩者宜用之,已出而紫黑便闭者亦可用。若已出而红活,及白陷大便利者,切宜忌之。故杨土瀛《直指方》云,紫草治痘,能导大便,使发出亦轻,得木香、白术佐之,尤为有益。又曾世荣《活幼心书》云,紫草性寒,小儿脾气实者犹可用,脾气虚者反能作泻。古方惟用茸,取其初得阳气,以类触类,所以用发痘疮,今人不达此理,一概用之,非矣。” ②缪希雍《本草经疏》:“紫草为凉血之要药,故主心腹邪热之气。五疸者,湿热在脾胃所成,去湿除热利窍,其疸自愈。邪热在内,能损中气,邪热散即能补中益气矣。苦寒性滑,故利九窍而通利水道也。腹肿胀满痛者,湿热郁滞于脾胃,则中焦受邪而为是病,湿热解从而小便出,则前证自除也。含膏药疗小儿痘疹及面皶,皆凉血之效也。” ③赵其光《本草求原》:“紫草,痘疹隐隐,欲出未出,色赤干枯,及已出而便闭,色紫黑者宜之,痘夹黑疔亦宜。若痘已齐布红活,二便通调,则改用紫草茸,……于血热未清,用以活血而寓升发之义也。若红活,二便滑,及白陷者,忌之。至灰滞而便滑,则又宜虫部之紫草茸,宜参观之。” ④仲学辂《本草崇原集说》:“时法每以紫草配为凉剂,解痘毒,率多寒中变证。惟士宗先用桂枝汤化太阳之气,气化则毒不留。又有桂枝汤加金银花、紫草等法。” ⑤《本草正义》:“紫草,气味苦寒,而色紫入血,故清理血分之热。古以治脏腑之热结,后人则专治痘疡,而兼疗癍疹,皆凉血清热之正旨。杨仁斋以活痈疡士便闭,则凡外疡家血分实热者,皆可用之。且一切血热妄行之实火病,及血痢、血痔、溲血、淋血之气壮邪实者,皆在应用之例。而今人仅以为痘家专药,治血热病者,治外疡者,皆不知有此,疏矣。”

参考文章紫草种植如何进行田间管理?经济作物田紫草的栽培技术观赏园艺如何进行紫草药材的采收及加工?经济作物哪些省区、什么样的土壤条件适合种植紫草?经济作物田紫草的形态特征观赏园艺田紫草的介绍观赏园艺怎样种植紫草?经济作物田紫草的繁殖方式观赏园艺滇紫草的品种分类观赏园艺滇紫草的介绍观赏园艺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亢雅宁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紫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亢雅宁;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5085.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