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紫革耳


药材名称:紫革耳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基源:为侧耳科革耳属真菌紫革耳的子实体。

原植物:紫革耳Panus conchatus(Bull.ex Fr.)Fr.

形态:丛生。菌盖半肉质至革质,扇形、半圆形至斜漏斗状,直径3.5~8.5cm,早期有细绒毛或小鳞片,后变为平滑,具有不明显的辐射状条纹,黄褐色至紫灰色,边缘内卷,常呈波浪状;菌肉近白色;菌柄偏生或侧生,长1~4cm,直径0.5~2cm,中实,表面呈淡肉色至红褐色,布以淡紫至淡灰色的茸毛;菌褶稍稀疏,狭窄,与菌柄呈延生,近白色至淡黄褐色。孢子椭圆形,无色,平滑,6~7×3~3.5μm;囊状体棒状,无色,30~50×7~7.5μm,稍突越子实层。(图见《我国药用孢子植物》.322页.图429)

生境与分布:生于阔叶树的树桩和腐木上。分布于甘肃、陕西、河南、湖南、云南等省。

药性

性味:《全国中草药汇编》:“淡,温。”

临床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本品功效同桦褶孔。”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正阳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紫革耳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正阳;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4765.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