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多茎野豌豆


药材名称:多茎野豌豆

名称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概况

基源:为豆科野豌豆属植物多茎野豌豆的全草。

原植物:多茎野豌豆Vicia multicauis Lédeb.,又名野毛耳(《我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cm,根茎粗壮。茎数枝或多分枝,直立或上升,有棱,被细毛或近无毛。双数羽状复叶,小叶(4~)6~8对,叶轴末端卷须单一;托叶二裂为半戟形或半箭头形,长0.3~0.6(~0.8)cm,上部托叶裂片线状披针形,下部托叶较宽,具齿;小叶长圆形至线形,稀椭圆形,全缘,长1.2~2.2(~2.9)cm,宽0.15~0.4cm,先端钝圆,具刺尖,基部圆形,叶脉清晰,两面近无毛。总状花序腋生,长于叶,花8~14(~20);花梗被毛,短于萼;花冠紫色或蓝紫色,长1.3~1.9cm;萼钟状,被细毛,萼齿三角形或披针形;旗瓣长圆倒卵形,中部缢缩,瓣片短于爪,翼瓣及龙骨瓣短于旗瓣或近等长;子房具柄,柱头周围被毛。荚果长圆形,长2~3cm,宽0.5~0.6cm。先端斜楔形,无毛,种子2~5。花期6~7月,果期7~8月。(图见《我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图599)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砂砾地、草甸、丘陵及灌丛中。分布于我国东北及内蒙古。蒙古、日本、原苏联亦有分布。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割全草,除去杂质,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

药性

性味:辛,平。

归经:入肝、胆二经。

功效:发汗除湿,活血止痛。

主治:风湿疼痛,筋骨拘挛,黄疸肝炎,白带,鼻血,热症,阴*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筋骨疼痛:多茎野豌豆、老鹳草、秦艽.羌活、心叶菝葜各15~30g。水煎服。”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疟疾发热:多茎野豌豆、土常山、柴胡、草果各15~30g。水煎服。” ③《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肝炎:多茎野豌豆、龙胆、华金腰子各15~30g。水煎服。” ④《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红崩白带:多茎野豌豆、茱萸各15~30g,水煎服。” ⑤《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阴*湿疹:多茎野豌豆、香蒿各适量,煎水洗。”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鸿骞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多茎野豌豆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鸿骞;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3566.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