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珍珠麒麟菜


药材名称:珍珠麒麟菜

名称出处:《我国经济海藻志》

概况

异名:麒麟菜(《硫球国志略》、《纲目拾遗》)。

基源:为红翎菜科麒麟菜属植物珍珠麒麟菜的全藻体。

原植物:珍珠麒麟菜Eucheu okamurai Ya da,又名珍珠菜(海南)。

历史:《纲目拾遗》:“麒麟菜,出海滨石上,亦如琼枝菜之类,琼州府海滨亦产。周海山煌琉璃国志载:鸡脚菜、麒麟菜皆生海边沙地上,又名鹿角菜,今人蔬食中多用之,煮食亦酥脆,又可煮化为膏,切片食。”经《我国经济海藻志》考证,认为,古代文献上的麒麟菜为本品。本品与凤尾菜胶混合成的胶浆,可代替阿拉伯胶与西黄蓍胶作乳化剂。

形态:藻体黄绿至紫红色,腹面暗红,平卧于生长基质上,分枝彼此重迭,缠结成径10~20cm以上的大团块。分枝为圆柱形或稍扁压,宽5~10mm,二叉式或偶有三叉式或四叉式分枝;表面具有密生的 状或圆锥状突起,在较老的枝上, 状突起较低,或不明显,在腹面突起较少,而表面突起较多,有时在表面可以看到纵纹。藻体腹面具有为数相当多的固着器,有的在较长的小枝顶端具有一圆盘状固着器附着于其他分枝,使藻体愈合成一大团块。本种的外形变异很大,突起的形状、高低,往往和生长阶段有关。内部结构:皮层约2~3层,为个体较小的细胞所组成,Y形排列;髓部很厚,为很多个体大小均匀的、较大的薄壁细胞组成;在胞间散布着数量很多的、在纵切面亦不延长的、比薄壁细胞小数倍的小细胞。(图见《我国经济海藻志》.图版Ⅸ·72)

生境与分布:生于大干潮线下1~2m处的碎珊瑚上,很少生在大干潮线附近。分布于我国台湾、广东、海南等地。日本琉球群岛也有,本种为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热带性海藻。

药性

性味:《纲目拾遗》:“咸,平。”

主治:《纲目拾遗》:“消痰。能化一切痰结,痞积,痔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珍珠麒麟菜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3550.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