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山刺柏


药材名称:山刺柏

名称出处:《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概况

基源:为柏科刺柏属植物刺柏的根和果实。刺柏属全世界约10种;我国有3种,引入栽培的仅1种。

原植物:刺柏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又名山刺柏(《我国树木分类学》),台桧(《我国裸子植物志》),山杉(福建),矮柏木(湖北),刺松(安徽)。

历史: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刺柏,叶如针,刺人,圃人多剪其叶,揉其干,为盆玩,或亦曰刺松。”所附文图均指本种。

形态:常绿乔木。树皮褐色,纵裂或长条薄片脱落。小枝下垂,常有棱脊;冬芽显著。叶全为刺形,3叶轮生,基部有关节,不下延,条状披针形,先端渐锐尖,长1.2~2.5(-3.2)cm,宽1.2~2mm,上面稍凹,中脉微隆起,中脉两侧各有1条白色(稀淡紫色或淡绿色)气孔带(在叶端合为1条),下面绿色,有光泽,有纵钝脊。雌雄同株或异株,球花单生叶腋,雄球花圆球形或椭圆形,长4~6mm。球果近球形或宽卵圆形,二年或三年成熟,长6~10mm,熟时淡红色或淡红褐色,有白粉,顶端有时开裂。种子通常3裂,半月形,无翅,有3~4棱脊。(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326页.图652)

生境与分布:为我国特有树种;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

生药

采集:根,秋、冬季采收;果实,成熟时采收。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药性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除烦,利湿止痒。

主治:皮肤癣症,低热不退,透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麻疹透发后,疹点不按期收没,身热不退:山刺柏根12~15g。金银花藤、夏枯草各9~12g。水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永贞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山刺柏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永贞;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2086.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