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紫背贵州鼠尾草


药材名称:紫背贵州鼠尾草

名称出处:《我国植物志》

概况

异名:女菀(《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紫背贵州鼠尾草的全草。

原植物:紫背贵州鼠尾草Salvia cavaleriei Lévl.var.erythrophylla(Hemsl.)Stib.[S.japonica Thunb.var.erythrophylla Hemsl.;S.japonica Thunb.f.erythrophylla(Hemsl.)Kudo]

历史:《植物名实图考》载:“女菀,《本经》中品。《唐本草注》以为白菀,功用与紫菀相似,今湖南岳麓多有之。”因无形态描述,《本经》与《唐本草》的女菀,无法讨论,而从湖南有分布及其附图,应即本变种。按紫菀有温肺、下气、消痰、止咳的功能。

形态:一年生草本;主根粗短,纤维状须根细长,多分枝。茎单一或基部多分枝,高12~32cm,细瘦、青紫色。叶大多数基出,常为1~2对羽片的羽状复叶,稀为单叶,边缘具整齐的粗圆齿或圆齿状牙齿,下面紫色,两面疏被毛,稀近无毛;叶柄常比叶片短,常被开展疏柔毛。轮伞花序2~6花,疏离,组成顶生总状花序,或总状花序基部分枝而成总状圆锥花序;花萼筒状,长4.5mm,二唇形,唇裂至花萼长1/4,上唇半圆状三角形,全缘,下唇比上唇长,半裂成2齿;花冠暗紫或白色,长约8mm,内面在冠筒中部有疏柔毛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上唇与下唇近等长,中裂片倒心形,侧裂片卵圆状三角形。能育雄蕊2,药隔上臂长3mm,下臂长1.5mm,药室退化,增大成足形,顶端相互联合。小坚果长椭圆形,长0.8mm,黑色、无毛。花期7~9月。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700~2000m林下、路旁、草坡。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

药性

功效:温肺,下气,消痰,止嗽。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代小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紫背贵州鼠尾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代小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664.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