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庐山藨草


药材名称:庐山藨草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异名:马尾草(《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为莎草科藨草属植物庐山藨草的全草。

原植物:庐山藨草Scirpus lushanensis Ohwi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0~150cm。秆单生,粗壮,钝三棱形。叶鞘长3~10cm;叶线形,基生和秆生,短于秆,宽5~10mm。叶状苞片2~4枚,下部1~2枚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多次复出,顶生,大型,辐射枝最长可达10cm,每枝有小穗1~3;小穗长4~6mm;鳞片三角状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铁锈色;下位刚毛6条,下部卷曲,上部具顺刺,长于小坚果。小坚果三棱状倒卵形,长约1mm,顶端具喙。花期6~7月,果期8~9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212页.图7254)

生境与分布:生于路旁、阴湿草丛、沟边及山脚空旷处。除我国西北外,几乎遍布全我国各地。原苏联、日本及印度也有分布。

药性

功效:舒筋活络,行气。

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高达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庐山藨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高达;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601.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