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少林寺初祖庵大殿

[拼音]:Shaolinsi Chuzu'an Dadian

[外文]:Main Hall of Chuzu Convent in Shaolin Temple

在河南省登封县少林寺东南方初祖庵内,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是河南省现存惟一的北宋木构建筑,也是现存宋代建筑中同《营造法式》所反映的北宋后期官式建筑最接近的实例。

初祖庵是少林寺属院,建于相传为禅宗初祖菩提达摩面壁处,创始年份不详。从庵中有大殿建造前的黄庭坚书法刻石看,至迟在宋代此庵已颇兴盛。庵内原有山门、配殿、千佛阁等,早已毁去,现只存大殿以及清代建造的两个方亭和近代重建的千佛阁。

大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建在砖砌台基上,宽11.4米,深10.7米,前后明间装板门,前檐次间装直棂窗,余用墙封闭,石砌下肩有水纹雕刻。殿内外共用16根同高的八角石柱,石柱上饰有花卉、人物、力士、盘龙等精美雕刻,其中一根有宣和七年韶州人刘善恭施柱题名,是此殿断代的依据。殿为厅堂型构架(见大木作),明间两道梁架为“六架椽屋前后乳栿劄牵用四柱”,但其后内柱距后檐柱有一椽半的椽距。劄牵加长半椽距。这种后内柱后移的布置使室内佛坛处空间加大。二后内柱间砌扇面墙,前设佛坛。厅堂构架的特点是内柱高于檐柱,但此殿的16根石柱同高,只好在前内柱的铺作上按平坐插柱造的方法立上层木柱,以承托平梁,前乳栿及中跨三椽栿后尾部插入这根柱内。这种在单层厅堂构架的内柱上接二层柱的做法是宋代建筑中的孤例。殿的山面各从明间二柱上伸出丁栿,分别插入前内柱上层木柱身或搭在三椽栿上。丁栿上立蜀柱,承托山面出际处的平梁,构成歇山屋顶。此殿构架用材很不严格,有略经加工的原材,与下部精美雕琢的石柱和窗下墙很不谐调,可能是多次重修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据柱上宣和七年韶州刘善恭施柱铭,建成应晚于此,有可能是北宋末年的战乱中未能按原计划施工的结果。

殿的斗栱外跳挑出一栱一昂,补间铺作明间二朵,次间及山面每间一朵,用圆角方栌斗和真昂,里跳昂身下附一形如上昂的挑斡,下加楔。柱头铺作用圆形栌斗,昂为下插昂,里跳出一层华栱,上加头形压跳承梁。此殿斗栱上的特点与《营造法式》多相同,如圆栌斗即“圜斗”,圆角方斗即“讹角斗”,琴面昂嘴、压跳、挑斡也都见于《营造法式》。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少林寺初祖庵大殿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269.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