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斑飞蜥


药材名称:斑飞蜥

名称出处:《我国药用动物志》

概况

异名:飞蛇、飞龙、飞蜥(《我国中药资源志要》)。

基源:为鬣蜥科飞蜥属动物斑飞蜥,药用其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飞蜥属全世界约16种;我国产2种,1种供药用。

原动物:斑飞蜥Draco culatus(Gray)

形态:体小,较扁平。尾很长,呈鞭状,体长8cm的个体尾长约12.5cm。头高,吻扁。咽喉下方和颈侧具囊褶,末端锐尖。体侧有翼状皮膜,皮膜由体侧皮肤延伸变成,由五条延长出来的肋骨所支持。头和体背面的鳞大小不一,腹面鳞较大,有棱。生活时体背面灰棕色,眼间及眼后常有深色斑,体躯有3~5条宽窄不一的横纹。皮膜橘红带黄绿色,上有黑色斑点,皮膜腹面浅黄颜色。(图见《我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305页.图323)

生境与分布:生活在低矮的山林边缘,营树上生活,极少到地面活动,性喜结群,每群十来条至二、三十条。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

化学性质

肉含蛋白质、脂肪、多种氨基酸、糖原肌红蛋白(Myoglobin)、糖原合成酶(Glycogen synthetase)、磷酸化酶(Phospharylase)。

参考文献

《我国药用动物志》协作组我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305。

药性

功效:清热解毒,透疹。

主治:麻疹透发不畅。

用法用量:内服:1~2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有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斑飞蜥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有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1235.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