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木兰皮


药材名称:木兰皮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异名:姜朴(《中药志》)。

基源: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辛夷的树皮。

原植物:辛夷Magnolia liliflora Desr.(Magnolia quinquepeta(Buchoz)Dandy)

余项参见“辛夷”条。

化学性质

含木兰箭毒碱(Magnocurarine)、柳叶木兰碱(Salicifoline)等季铵生物碱[1]。木兰皮是陕西“姜朴”的一种,不含厚朴酚及和原朴酚。挥发油中桉叶醇含量亦低[2]。叶和嫩枝中含多种新木脂素类(Neolignans)成分[3,5]。

参考文献

[1] Chemotaxonomie der pflanzen.Bd 5 Birkhuuser,1969:16 。[2] 中草药 1985;16(3):104 。[3] Planta Med 1980;39(3):222 。[4] Phytochemistry 1982;21(3):747 。[5] Phytochemistry 1983;22(3):763。

药理

树皮中含柳叶木兰碱,有箭毒样作用及神经节阻断作用,在大鼠坐骨神经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及蛙的离体腹直肌标本上,作用较右旋筒箭毒碱为弱,持续也较短,在不同的神经节上都有作用,以颌下神经节最敏感,能为新斯的明所对抗,故属竞争型阻断剂,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较六甲季铵为短[1,2]。

参考文献

[1] Jpn JPh ar col 1958;7:135 。[2] 日本药理学杂志 1957;53(5):797。

药性

性味:苦。 《本经》:“苦,寒。”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酒疸,酒齇面疱,阴下湿痒,癞病,重舌,痈疽,水肿。 ①《本经》:“主身有大热在皮肤中,去面热赤疱酒齇,恶风癞疾,阴下痒湿,明耳目。” ②《别录》:“疗中风伤寒及痈疽水肿,去臭气。” ③《纲目》:“治酒疸,利小便,疗重舌。” ④《野生药用植物图说》:“治腰痛,刺痛和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外用:煎水洗或醋浸含漱。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古今录验方》:“治面上齇疱:木兰皮500g。细切,以3年酢浆渍之百日,晒干捣末。每浆水服6g,日3服。” ②《子母秘录》:“治小儿重舌:木兰皮33cm,广12cml,削粗皮,用醋1升,渍取汁置重舌上。”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仲筱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木兰皮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仲筱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0812.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