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苍白秤钩风


药材名称:苍白秤钩风

名称出处:《新华本草纲要》

概况

异名:过山龙(湖南)。

基源:为防己科秤钩风属植物苍白秤钩风的干燥茎叶。

原植物:苍白秤钩风Diploclisia glaucescens(Bl.)Diels(Cocculus glaucescens Bl.;C. crocarpus W.et A.;Diploclisia crocarpus(W.et A.)Miers),又名穿墙风、土防己、九层皮、蛇总管(广东),粉绿秤钩风(广西)。

形态:木质藤本;枝条无毛,具细条纹。叶纸质或近革质,宽卵形,长3~6cm,宽3~7cm,边缘略呈波浪状,两面无毛,背面粉绿色,5条基生脉向背面突出;叶柄通常长3~7cm,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状圆锥花序生于老干或落叶的老枝上;雄花序长达20cm,雄花萼片6,淡黄颜色,有黑色斑纹,卵状矩圆形,外轮3片长1.5~2mm,内轮者长1.5~2.5mm,花瓣6,宽倒卵形,长约1.5mm,雄蕊6,离生;雌花序萼片、花瓣与雄花的相似,退化雄蕊6,心皮3。核果倒卵状矩圆形,长12~15mm,有白粉。花果期春季。(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780页.图1560)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40~1200m山坡路边和灌丛。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云南。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

药性

性味:微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骨痛,尿路感染,毒蛇咬伤。 《新华本草纲要》:“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用于风湿骨痛,尿路感染,胆囊病,淋病,咽喉肿痛,痢疾,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毒蛇咬伤:苍白秤钩风9~15g,水煎服;同时用鲜叶捣烂敷伤口周围。”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宾实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苍白秤钩风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宾实;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0131.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