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白胶香


药材名称:白胶香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

异名:枫香脂(《唐本草》),芸香(《本草原始》),枫脂(《通典》),胶香(《国药的药理学》)。

基源:为金缕梅科枫香树属植物枫香树的干燥树脂。

原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 formosana Hance(Liquidambar ian Hance)

余项参见“路路通”条。

生药

采集:选择生长20年以上的粗状大树,于7~8月间,从树根起每隔15~20cm交错处将树皮凿开一洞。到11月至次年3月间采收流出树脂,晒干或自然干燥。防止混入泥砂等物。药材产于浙江、江西、福建、云南等地。

鉴别:树脂为大小不一的椭圆形或球形颗粒,亦有呈块状或厚片状者,表面淡黄颜色,半透明,质松脆,易碎,断面有玻璃光泽。气清香,燃烧时更烈。以质脆、无杂质、火燃香气浓厚者为佳。

贮藏:置阴凉处,密闭保存。

化学性质

树脂中含苏合香脂新酸。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枝术出版社,1990:61。

药性

性味:辛、苦,平。 ①《新修本草》:“辛、苦,平。” ②《医林纂要》:“苦、咸、辛,平。” ③《广西本草选编》:“淡,平。” ④《湖北中草药志》:“苦、辛,平。”

归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肝二经。” ②《得配本草》:“入脾、肺二经。”

功效:活血,止血,止痛,生肌,解毒。

主治:跌打损伤,骨折,衄血,咯血,吐血,创伤出血,牙痛,胃痛,瘰疬,瘾疹,痈疽,疥疮。 ①《新修本草》:“主瘾疹风痒浮肿,齿痛。” ②《纲目》:“治一切痈疽疮疥,金疮,吐、衄、咯血,活血,生肌,止痛,解毒,烧过揩牙,无牙疾。” ③《本草求原》:“治中风,腰痛,行痹,痿厥,脚气。” ④《陕西中药志》:“活血解毒,止疼生肌,治吐衄血,齿痛,风疹,金疮,痈疽,疥疮等症。” ⑤《安徽中草药》:“治胃痛,创伤出血。”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解毒生肌,止血止痛。治外伤出血,跌打疼痛。” ⑦《湖北中草药志》:“治鱼骨鲠咽等症。” ⑧《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治跌打损伤,骨折,创伤出血,癣疮。”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3~6g。外用:适量,研末撒、调敷或制膏摊贴。

使用注意:不宜多服。 ①《得配本草》:“内服多不宜。” ②《香港中草药》:“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乌头、五灵脂、地龙、治腰膝疼痛。 ②配轻粉、麝香,治疮疖、外伤。

方选和验方: ①玉饼子(《儒门事亲》)治瘰疬,一切恶疮软疖;白胶香30g,瓷器内溶开,去滓,再溶开后,以萆麻子64粒,捣泥,入胶内搅匀,入小油半匙头,注点水中,拭硬软添减胶油,量疮大小,摊膏药贴之。 ②白胶香膏(《鸡峰普济方》)治折伤:白胶香、乳香、沥青各等份,以脂麻油调和,重汤煮成膏,不犯铜铁,以杖剔起如丝即成膏。敷贴于患处。 ③一粒金丹(《宣明论方》)治腰膝走注疼痛如虎啮白胶香250g,大乌头、五灵脂各500g,木鳖子、地龙(去土、炒)各120g,当归、没药各60g细墨、乳香各30g,麝香3g。共研细末,糯米面糊百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2丸,温酒下。吃药罢,遍身微汗者为有效。 ④《仁斋直指方》“诸疮不合:白胶香、轻粉各6g,猪油调涂。” ⑤《儒门事亲》:“治小儿癣杂疮:白胶香、黄柏、轻粉等份为细末,羊骨髓调涂患处。” ⑥《袖珍方》:“治下疳:白胶香为末,加麝香、轻粉少许,用油调敷。”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外伤出血,跌打疼痛:白胶香3g加枫香树叶、果少许,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世医得效方》:“治金疮断筋:白胶香为末敷之。” ②《百一选方》:“治衄血:白胶香研为细末,加蛤粉等量,以好松烟墨汁调服。”

医药家论述

缪希雍《本草经疏》:“枫香脂为活血凉血之药。凡热则生风,苦平能凉热,兼辛又能散风,故主血热生风之证。风大既散,则肌肉和而浮肿自消,齿痛亦因风热上攻,风热既散,则痛自止矣。”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文彦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白胶香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文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467.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