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相思藤


药材名称:相思藤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图志

概况

异名:山甘草(《广西中草药)),土甘草(《广西药用植物图志》)。

基源:为豆科相思子属植物相思子的藤及叶。

原植物: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 L.

余项参见“相思子”条。

生药

采集:5~10月采摘带叶幼藤,切成约2cm的小段,晒干。药材产于广东、广西、海南。

鉴别:茎藤细瘦,被有稀疏的细刚毛。叶为羽状复叶,小叶长圆形,上面光滑,下面亦有稀疏的细刚毛,易脱落。气微,味甘。以叶多、色青绿者为佳。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防霉。

化学性质

藤、叶含相思子碱(Abrine)、红豆碱(Precatorine)、海巴沸林(Hypaphorine)、胡卢巴碱(Trigonelline)、胆碱(Choline)[1]。叶尚含多种甜味成分,甘草甜素(Glycyrrhizin)[2]、相思子索甙(Abrusoside)A(1)、B、C、D[3,4]。此外,叶中含黄酮甙类化合物:5,7,4′-三羟基黄烷甙(5,7,4′-Trihydroxyflavane glycosside)(可能为Vitexin)、7,4′-二羟基黄烷醇二糖甙(7,4′-Dihydroxyflavonol diglycoside)和黄杉素-3-葡萄糖甙(Taxifolin3-glucoside)[5]。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450。[2] CA 1982;96:31660b。[3] CA 1990;112:99012w。[4] CA 1990;112:73785a。[5] CA 1988;108:164768f。

药性

性味:甘,平。 ①《广西药用植物图志》:“甘,凉。”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平。”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生津。

主治: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肝炎,肾炎,感冒发热,小儿疳积,疟疾,毒蛇咬伤。 ①《生草药手册》:“生津止渴,润肺,清热。凉茶料多用。” ②《南宁市药物志》:“叶,治乳疮。” ③《我国药用植物图鉴》:“叶,利尿,治支气管炎。” ④《广西中草药》:“清热利尿。治咽喉肿痛,肝炎,支气管炎。” ⑤《新华本草纲要》:“治肾炎,感冒发热,小儿疳积,疟疾,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中药大辞典》:“治喉痛,肝炎,支气管炎:相思藤9~15g。水煎服。”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乳疮:相思子叶、藤,煎水洗或捣敷患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紫莹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相思藤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紫莹;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225.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