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斑鸠占


药材名称:斑鸠占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异名:神仙豆腐柴(《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为马鞭草科豆腐柴属植物黄毛豆腐柴的根及叶。

原植物:黄毛豆腐柴Premna fulva Craib(P.fortunati P.Dop.;P.longipila Péi)

形态:灌木或乔木。枝条有时外倾或呈攀援状,幼枝密被黄颜色平展长柔毛,老枝渐无毛并转为红褐色。单叶对生,叶柄长1.5~5.5cm,被黄颜色平展长柔毛,干后易落;叶片纸质,卵圆形、长圆状卵形、卵状披针形、椭圆形或近圆形,长4~15cm,宽3~4cm,顶端渐尖或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偶为近心形而常偏斜,边缘有齿或皱波状至全缘,表面疏被黄毛,背面密被毡状柔毛。聚伞花序伞房状,顶生,长2.5~6cm,宽4~9cm,5~6对,每枝再三~六回二歧分枝;苞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密被柔毛;花萼近二唇形,5裂,长2~2.5mm,外面被短柔毛;花冠绿白色,4裂,近二唇形,长4~5mm,外面无毛或微被毛,内面喉部有柔毛;雄蕊4,2强。核果卵形至球形,直径3~5mm,成熟时黑色,有瘤状突起,花萼宿存,杯状。(图见《我国植物志》.第65卷.1分册.98页图49)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00~1200m的阴处常绿阔叶林中或路边疏林下。分布于我国广西、贵州、云南。泰国、老挝、越南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根、叶。

化学性质

附 从茎皮的石油醚部分分得木栓酮(Friedelin)、木栓醇(Fnedelan3β-ol)、β-谷甾醇、羽扇豆烯-3-酮(Lupene-3-one)[1]。从茎皮的乙酸乙酯部分分得胡萝卜甙、柚皮素(Naringenin)、香草酸、硝酸钾、氯化钾及氟化钾的混合物[2]。此外尚从茎中分得硬脂酸[3]、羽扇豆醇二十八酸酯(Lupeol octacosanoate)、羽扇豆醇二十九酸酯(Lupeolnonacosanate)及羽扇豆醇蜂花酸酯(Lupeol melissate)、香草酸(Vanillic acid)[4]。

参考文献

[1] 我国药科大学学报 1987;20(2)∶94。[2] 中草药 1990;21(5)∶8。[3] 广西中医药 1988;11(1)∶28。[4] CA 1991;115∶252076d。

药性

功效:清湿热,解毒,调经。

主治: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关节痛,水肿疮毒。” ②《新华本草纲要》:“广西民间用本植物的叶接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贵州草药》:“治月经推后:斑鸠占根、小血藤根各9g。煨水服。” ②《贵州草药》:“治风湿性关节炎:斑鸠占根、大风藤各60g。泡酒服。”

单方应用:①《贵州草药》:“治无名毒疮:斑鸠占叶1把,捣绒敷患处。” ②《中草药资料》:“治烧伤:斑鸠占根皮或叶,研为末,菜油调敷患处,每日1~2次。”

食疗:①《贵州草药》:“治水肿:斑鸠占叶60g,煮豆腐吃。” ②《贵州草药》:“治阳痿:斑鸠占根60g,淫羊藿根、花脸养根各30g。炖肉吃。”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明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斑鸠占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明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863.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