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杂色竹荪


药材名称:杂色竹荪

名称出处:《真菌名词及名称》

概况

基源:为鬼笔科竹荪属真菌杂色竹荪的子实体。

原植物:杂色竹荪Dictyophora multicolor Berk.et Br.,又名黄裙竹荪(《我国的真菌》)。

形态:子实体高6~16.5cm。菌盖钟形,直径1.9~2.2cm,高2.2~2.8cm,有网格,桔黄颜色,上有暗青色、粘稠的孢体,顶端平,有一穿孔;菌托淡紫色;菌幕柠檬黄至桔黄颜色,从菌盖下垂达6.5~7.5cm,网眼多角形,直径2~5mm;柄白色或淡黄颜色,海绵状,中空,直径1.6~2.3cm;菌托淡紫色2.5~4×2~3.5cm。孢子透明,椭圆形,3~4×1.5μm。(图见《我国药用真菌》.253页.图99)

生境与分布:生于阔叶林的地面上。分布于安徽、福建、湖南、广东、云南。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我国药用真菌》:“治脚气病:将杂色竹荪菌浸于70%的乙醇内。浸液外涂(此菌有毒,不可食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增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杂色竹荪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增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362.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