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人民胜利渠

[拼音]:Renmin Shengli Qu

[外文]:People’s Victory C

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自流灌溉工程。渠首位于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县秦厂村。工程于1951年3月开工,1952年第一期工程竣工,并开始受益。以后又经续建、扩建,1987年总灌溉面积达88.5万亩。受益范围涉及武陟、获嘉、新乡、原阳、延津、汲县和新乡市郊区。

人民胜利渠灌区位于黄河、沁河冲积平原。土壤类型为潮土(浅色草甸土),质地以轻壤、中壤为主,含盐量约 0.1%,灌区西部盐碱地含盐量高达0.3%~0.5%。灌区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高,多年平均埋深大部为2~ 3m,地下水矿化度一般为1~2g/L。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17mm,但季节分配不均,夏秋约占83%。因此,灌区历来就是旱、涝、碱灾害并存的地区。黄河水含沙量高,引黄灌溉存在泥沙淤积问题,所以灌区从工程规划设计之初就注意综合治理旱、涝、碱和解决泥沙淤积。

工程概况

灌区工程主要由灌溉、排水、沉沙和机井四项工程组成。

(1)灌溉工程系统:包括渠首闸,总干渠和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及附属建筑物,各级固定渠道共计2070条。渠首为无坝引水,渠首闸为框架式结构,设计正常流量60m3/s,加大流量85m3/s(见彩图)。

(2)排水工程系统:由干排、支排和斗排三级组成,总计677条。干排为东、西孟姜女河,由天然河道开挖而成;承泄区为卫河。

(3)沉沙池:共有9处,分布在渠首附近及灌区内部,总面积5万余亩。根据30多年观测统计,引入渠首闸的泥沙有36%淤积在沉沙池中,其余进入渠道、农田及泄至卫河。渠道及卫河均进行过清淤。

(4)机井:灌区内有机井8000多眼,大部分灌区实现了井渠结合灌溉。

管理组织

灌区设管理局,局下按渠系设管理段,实行分级管理。同时,由灌区群众 推选,组成灌区委员会和按渠系设立的干、支、斗管理委员会,形成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经营管理上,实行批量售水,按方收费。

主要经验

(1)灌、排并重,各级渠道基本配套齐全;

(2)井渠结合,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

(3)进行灌溉渠道衬砌,减少渠系渗漏损失,大部分干渠及支渠已采用不同材料衬砌;

(4)严格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5)注意渠首防沙,避开河水沙峰期引水;并采取沉沙与改土结合,以改造盐碱沙荒地;

(6)加强管理,实行计划用水,开展科学观测与试验工作,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通过多年管理运用,为当地农业稳产高产起了显著的作用。70年代后期以来,灌区粮食亩产超千斤,皮棉超百斤,并给新乡市提供了工业、生活用水,为引黄输水至天津市做出了贡献。

问题和展望

主要问题有:

(1)渠系有效利用系数仅0.4~0.5,用水有浪费现象;

(2)沉沙大部淤满,渠道清淤工作量将随之增大;

(3)局部工程老化、失修,维修、改建任务较大等。因此,仍需进一步完善其灌排工程,进行灌区技术改造;继续合理运用渠井结合灌溉方式,提高井水用水比例;加强用水管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引浑水灌溉及提水沉沙技术措施,减少渠道泥沙淤积,利用泥沙淤地肥田;同时,要开展多种经营,并为城市用水提供水源。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人民胜利渠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973.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