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鸡嗉子花


药材名称:鸡嗉子花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异名:小紫含笑、青竹兰(《植物名实图考》),兰竹参、火烧兰(云南),见血飞、红将军(湖北),牌楼七(陕西),牛舌片(贵州)。

基源:为兰科火烧兰属植物大叶红烧兰的全草。火烧兰属全世界约20种;我国有6种,其中药用的有3种。

原植物:大叶火烧兰Epipactis irei Schltr.

历史:《植物名实图考》群芳卷之二十八载:“小紫含笑生云南山中,紫茎抱叶,梢垂紫苞,开口如笑,内露黄白瓣,掩映参差,难为形拟,一名青竹兰。”据图及所述即为本种。《陕西草药》将本种误订为Epipactis tangutica;《贵州草药》误定为Epipactis latifolia var.pillosa;《中药大辞典》误订为Epipactis papillesa Franch

形态:多年生粗壮草本,高达60cm。根状茎横走,生多数细长须根。茎直立或斜生,基部无毛,上部被短绒毛。叶互生,7~8片或更多,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向上逐渐窄小成卵状披针形,中部的叶长约12cm,宽约5cm,先端短尖或渐尖,两面无毛或稍被微柔毛,基部钝圆而下近成鞘状抱茎。总状花序具10余朵花;苞片叶状几与花等长,自下向上渐小;花瓣斜卵形,稍较萼片为短,唇瓣由几等长的上下唇组成。形似“葫芦”或“提琴”,长约1.3cm,下唇侧裂片三角形,中部宽可达10mm以上,中央凹陷,内有2~3条不整齐鸡冠状纵褶片,从基部直贯顶部,先端缢缩,上唇卵状三角形,肉质,具3脉;子房棒状,被短绒毛。蒴果椭圆形。夏秋开花。(图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163页.图1228)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林缘或山坡草地上。分布于甘肃、陕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 。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全草。

药性

性味:甘,平。

功效:补中益气,舒郁,和中。

主治:病后虚弱,吐泻,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炖猪肉吃;或浸酒服。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贵州草药》:“治膀胱疝气(睾丸肿大):鸡嗉子花30g,虎杖、小木通各15g。泡酒服,1日3次,每次15ml。”

单方应用:《贵州草药》:“治吐泻:鸡嗉子花15g,煨水服,1日3次。”

食疗:《贵州草药》:“治病后虚弱:鸡嗉子花30g,炖猪肉吃。”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光霁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鸡嗉子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光霁;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6135.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