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貒骨


药材名称:貒骨

名称出处:《食疗本草》

概况

异名:土猪骨(《四川中药志》)。

基源:为鼬科猪獾属动物猪獾的四肢骨。

原动物:猪獾Arctonyx collaris F.Cuvier.

余项参见“貒肉”条。

生药

采集:多于秋、冬季捕捉,捕后杀死, 取四肢骨,剔净筋肉,置通风处晾干即得。

鉴别:四肢骨短小。前肢骨由两节组成,长各约11cm,后肢股骨长约12cm,径约1.3cm,胫、腓骨较细小,微弯曲。骨质不甚沉重,外表黄白色,断面骨膘不太厚实。

药性

性味:辛、酸,温。

主治:①《食疗本草》:“主上气咳嗽,炙末酒和三合服之,日二。” ②《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筋骨疼痛及皮肤湿热发痒。”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或炙黄研末。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疼痛及皮肤湿热发痒:貒骨9~15g,泡酒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建中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貒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建中;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5955.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