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仙人掌


药材名称:仙人掌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

异名:龙舌(《桂平县志》),老鸦舌(《南安府志》)、神仙掌、霸王(《本草求原》),观音掌(《贵州民间方药志》),观音刺(《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

基源:为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仙人掌的根或根茎。仙人掌属全世界约250种;我国野生有2种,此外尚引入多种供观赏。

原植物: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Ker-Gawl.)Haw.,同属植物绿仙人掌Opuntia monacantha Haw.也能同等入药。

历史:在宋《图经本草》中有仙人掌草,《纲目》也予以引述,但所述与本种无关。在《纲目拾遗》一书中引《群芳谱》云:“仙人掌出自闽粤,非草非木,亦非果蔬,无枝无叶,又并无花,土中突发一片,与手掌无异。其肤色青绿,光润可观。掌上生米色细点,每年只生一叶于顶,今岁长在左,来岁则长在右,层累而上。植之家中,可镇水災。如欲传种,取其一片作三四块,肥土植之,自生全掌矣。”《植物名实图考》一书也云:“仙人掌,人家种于田畔,以止牛践,种于墙畔,以辟火灾,无叶,枝青而扁者有刺,每层有数枝,杈枒而生,绝无可观。”又云:“人呼为老鸦舌,郡中有高 尺及丈许者。”这里所说与本种相符。

形态:灌木,高约3m,茎下部稍木质,近圆柱形,上部肉质,扁平,绿色,具节;每节卵形或矩圆形,长15~20cm,光亮,散生多数瘤体,每一小瘤体上密生黄褐色卷曲柔毛,并有利刺,叶肉质,细小,披针形,先端尖细,紫红色,基部绿色,生于每个瘤体的刺束之下,早落。花黄颜色,径达7~8cm,单生或数朵着生于扁化茎的顶部边缘;雄蕊多数,呈数轮排列,花药2室;雌蕊1,花柱白色,圆柱形,通常中空,柱头2裂。浆果,肉质,卵圆形,长5~7cm,紫红色,被细硬毛,种子多数。(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663页.1367条图)

生境与分布:野生和栽培,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各地温室均有栽培;原产地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美洲、墨西哥为其分布中心。

生药

栽培:宜湿热干燥的环境,适于排水良好的重砂质壤土种植。用扦插繁殖,于春、夏两季,从肉质茎顶部或侧枝的节位处折下扁化茎枝为插条,置在通风处,伤口向外,摊晾2~3天,使断面干燥后再行扦插,按行株距66×50cm扦插,入土7~10cm。插后稍加,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顶部长出新枝时,用人畜粪水追肥1次,注意除草。

化学性质

含生物碱成分有:甜菜定(Betanidin)、甜菜宁(Betanin,5-0-β-D-glucoside of betanidin)[1]。黄酮类成分有:异鼠李素、槲皮素及异槲皮素[2~4]。其它次要成分有:苹果酸、琥珀酸、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由L-阿拉伯糖和D-半乳糖组成,分子比为1∶3),三萜化合物、碳酸钾、树脂、酒石酸、蛋白质、脂肪油和糖[5~8]。

参考文献

[1] Phytochemistry 1972;11(7):2259。[2] Planta Med 1974;25(1):92。[3] CA 1962;56:6372f。[4] CA 1964;61:960b。[5] CA 1964;61:15033h。[6] 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238。[7] CA 193:4083。[8]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275。

药性

性味:苦,寒。 ①《本草求原》:“寒。” ②《岭南采药录》:“苦、涩,寒。” ③《陆川本草》:“酸,凉。”

归经:《闽东本草》:“入心、肺、胃三经。”

效:行气活血,清热解毒。

主治:心胃气痛,痞块,痢疾,痔血,咳嗽,喉痛,肺痈,乳痈,疔疮,汤火伤,蛇伤。 ①《本草求原》:“消诸痞初起,洗痔。” ②《分类草药性》:“专治气痛,消肿痈,恶疮。”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健胃滋养强壮剂,又可补脾,镇咳,安神。治心胃气痛,蛇伤,浮肿。”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解热镇静剂。治喉痛,疗疔毒及烫伤,又治精神失常。外用治小儿急惊风。” ⑤《陆川本草》:“消炎解毒,排脓生肌。主治疮痈疖肿,咳嗽。” ⑥《我国药用植物图鉴》:“外皮捣烂可敷火伤,急性乳腺炎,并治足胝。煎水服,可治痢疾。” ⑦《湖南药物志》:“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祛湿退热,生肌。” ⑧《闽东本草》:“能去瘀,解肠毒,健胃,止痛,滋补,舒筋活络,疗伤止血。治肠风痔漏下血,肺痈,胃痛,跌打损伤。” ⑨《广西中草药》:“止泻,治肠炎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50~100g;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①《岭南杂记》:“其汁入目,使人失明。” ②《闽东本草》:“虚寒者忌用。并忌铁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甘草,治肠痔泻血。 ②配雄黄、黄连,治蛇咬伤。 ③配大黄,治腮腺炎,软组织损伤,疮疖。 ④配香附、石菖蒲,治胃痛。 ⑤配重楼、满山香,治闭合性骨折。 ⑥配青黛、朱砂,治乳痈。 ⑦配鸡内金、青木香,治胃溃疡。

方选和验方: ①复方仙人掌糊(中草药 1990;(2))治乳痈:仙人掌(去皮刺)150g,捣烂如泥,青黛粉、朱砂各30g,冰片15g,红粉5g。共研细末,与仙人掌共调成糊,药糊直接涂于患处,并保持湿润,干后再涂。 ②胃痛粉(《福建药物志》)治胃痛:仙人掌茎、香附各15g,石菖蒲、高良姜各3g。共研细末,每次8g,每日3次。 ③江西《草药手册》:“治胃溃疡:仙人掌6g,青木香6g,山豆根、南蛇藤各4.5g,二梅片0.3go共研细末,为1次量,每日1剂,连续服用。” ④仙人掌姜泥(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8))治急性淋巴结炎,急性乳腺炎,急性腮腺炎,疖肿,外伤性肿块:仙人掌20g,生姜10g。将仙人掌、姜泥均匀地铺在塑料薄膜或凡士林布块上,外加敷料贴敷在炎症部位,用胶布固定,使其保持湿润状态,每日换药1次。 ⑤《云南玉溪草药讲义》:“治闭合性骨折:仙人掌液,重楼,满山香,共研粉,各适量调为糊状外包,隔日换药1次。”

单方应用:①中华外科 1961;(11):“治冻伤:取仙人掌去刺捣成糊状,敷于患处。” ②新医药资料(江西) 1970;(4):“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鲜仙人掌去刺洗净,切片晒干研粉。每次1g,日服2次。对胃酸不高的患者,可于每500g仙人掌粉中加入鸡内金粉30~60g;胃酸偏高者再加入乌贼骨粉60~90g,混合。剂量服法同上,21天为1疗程。” ③《岭南采药录》:“治肠痔泻血:仙人掌与甘草浸酒服。” ④江西《草药手册》:“治蛇咬伤:1)仙人掌和面粉捣烂,加雄黄少许,用黄连水调匀敷患处。2)仙人掌捣烂擂汁,用酒冲服,残渣外敷伤口。” ⑤江西《草药手册》:“治肺热咳嗽:鲜仙人掌60g,水煎服。” ⑥江西《草药手册》:“治小儿惊风:仙人掌凝结块3g(于4至8月用玻璃片割破去皮,使其汁流出,凝结后风干,即为凝结块),水煎服。” ⑦江西《草药手册》:“治急性结膜炎:仙人掌适量,去刺切薄片,贴于眼睑上。” ⑧《浙江单方验方》:“治带状疱疹:仙人掌去刺,和糯米粉混合,捣烂外敷。” ⑨《福建药物志》:“治头痛:仙人掌去刺,剖成2片,剖面撒食盐,合拢,湿草纸包,细铁丝绑扎固定,火煨八成熟,将剖面贴额颞部,胶布固定。每次贴4小时,可连续使用。” ⑩《福建药物志》:“治颈淋巴结结核:仙人掌茎剖开2片,剖面撒上煅牡蛎粉,合紧烤热后,取含牡蛎粉剖面敷患处,胶布固定。” ⑾《福建药物志》:“治鹅掌风:仙人掌绞汁涂擦手掌,擦至发烫为度,每日3~5次。” ⑿《岭南采药录》:“治小儿白秃疮:仙人掌焙干为末,香油调涂。” ⒀《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湿疹,黄水疮:仙人掌茎适量。烘干研粉,外敷患处。” ⒁《闽南民间草药》:“治透掌疔(即脚掌心生疔):仙人掌鲜全草适量,麦粉适量,共捣敷患处。”

食疗:①仙人掌猪肚汤(《华夏药膳保健顾问》)治年久胃痛:仙人掌根30~60g,猪肚1个。将药装入肚内,炖烂熟,饮汤食肉。 ②仙人掌饮(《华夏药膳保健顾问》)治心悸失眠:仙人掌60g,捣绒取汁,开水冲溶,白糖调味服用。 ③仙人掌炒牛肉(《华夏药膳保健顾问》)治胃痛:鲜仙人掌30g,牛肉60~90g。调味同炒服食。 ④《贵阳市秘方验方》:“治痞块腹痛:鲜仙人掌90g,去外面刺针,切细,炖肉服。外用仙人掌捣烂,和甜酒炒热,包患处。” ⑤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支气管哮喘:仙人掌茎,去皮和棘刺,蘸蜂蜜适量熬服。每日1次,每次服药为本人手掌之1/2大小。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参考文章赏食俱佳的仙人掌类植物――火龙果果树园艺食用仙人掌的病虫害防治观赏园艺青叶麒麟做仙人掌嫁接砧木的优缺点分析观赏园艺仙人掌治奶牛急性 炎牛居室放盆仙人掌助眠环保百科仙人掌的生态习性观赏园艺仙人掌治疗牛羊尿素中毒牛仙人掌能治疗鸡瘟鸡用仙人掌治猪水泡病猪用仙人掌治羔羊痢疾羊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子璐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仙人掌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子璐;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4715.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