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竹叶青蛇


竹叶青蛇:别名青竹彪蛇_刁竹青蛇_焦尾巴蛇_赤尾青竹丝蛇_赤尾竹叶青蛇,为蛇目、蝰科、竹叶青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南部,我国、柬埔寨、印度、老挝、缅甸、越南,我国分布于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北、江苏、江西、四川、云南、浙江、台湾。栖息于海拔0-2000m的山区树林或阴湿的山溪旁杂草丛、竹林中。1925年命名,共2个亚种。毒液含多种酶类及少量神经毒素。从临床效果观察,竹叶青蛇属于血循毒类,被咬伤后,伤口局部会出现剧烈的灼痛,肿胀发展迅速,其典型特征为血性水泡较多见,且出现较早,一般较少出现全身症状。

管牙类毒蛇,上颌骨具中空管牙,有颊窝,带有毒腺。攻击性较强,比较危险。头较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尾较短,有缠绕性。通常背面通身绿色,上唇色稍浅,尾背及尾尖焦红色。头及躯尾腹面黄白色。

科目分类:蝰蛇生存环境:灌丛颜色分类:黄颜色_绿色居住环境:树栖较大体型:100cm性情分类:危险寿命年限:15年适宜温度:26℃±4℃食物饲料:肉食竹叶青蛇形态特征 >

全长70-100cm。眼橘红色,体侧有一条白色、淡黄颜色或红白各半的纵线纹。雄蛇体侧纵线纹路红白各半,前达口角或眼后下角,后达尾中段或基部。雌性体侧纵线纹路白色或淡黄颜色,仅占最外行背鳞的中央,故较细,前端多不达颈部,绝不达眼后下角,后端达尾基部或前端。头顶具细鳞,左右鼻间鳞不相切,由细鳞分开。背鳞除最外一行外均起鳞。

竹叶青蛇生活习性 >

该种树栖性很强,多于阴雨天活动,晴天的傍晚亦可见到,常吊挂或缠在树枝上。在夜间有扑火的习性,但是对电光则不表示反应。竹叶青蛇因其体色翠绿,又喜栖息于植物上,而不易被人发现,人经过其栖息地,误触或逼近蛇体,往往会被咬伤。由于该种经常缠绕于树上,其性格为神经质,咬伤人头及颈部的事件时常发生,是福建、台湾及广东等地区的主要致伤蛇种之一。

竹叶青蛇饲养方法 >

适温22-32℃,一般除1-2月冬眠外,全年均可进食,耐饥饿能力较强,可超过5个月不摄入任何食物仍保持健康。常于夜晚在沟边摄食,食包括蛙、蝌蚪、蜥蜴、鸟及小型兽类。

竹叶青蛇雌雄分辨 >

雌蛇体形较大。雄蛇体侧有一条红白相间的纵线纹路,雌性体侧纵线纹路为白色或淡黄颜色。幼蛇色斑与成体基本相似,但体背多有两行白色细点。

竹叶青蛇繁殖方式 >

卵胎生,卵在雌蛇体内输卵管中发育。雌雄异体,秋季 繁殖。自孵化生出后2-3年性器官成熟,雌蛇尾基部的一种腺体能散发出特殊的气味,雄蛇凭借这种气味追踪雌蛇。一条雄蛇可与多条雌蛇繁殖。繁殖期为每年的7-8月,产幼蛇3-15条,产完即离开产处。6月时,雌蛇体内的卵有绿豆大小。7月时,雌蛇体内会具有已经形成鳞片和少量色素的胚胎。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竹叶青蛇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3404.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