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红背桂花


红背桂花:别名青紫木_红背桂_紫背桂,为金虎尾目、大戟科、海漆属、其他系列植物,原产于亚洲印度、东南部各国的热带雨林中,我国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1790年命名。全株均可入药。味辛、微苦,性平,有小毒。有通经活络、止痛的效。用于治疗麻疹、腮腺炎、扁桃体炎、心绞痛、肾绞痛和腰肌劳损等。。

株型优美,枝叶茂密,清新秀丽,极具观赏价值。因其植株低矮,很适宜作为道路两旁的绿化灌木。常用于庭院、公园、居住小区、校园、办公区、草坪、林缘等处绿化。

颜色分类:红色_绿色茎形分类:直立叶序分类:对生叶形分类:披针光照需求:中光开花季节:全年培育难度:较难适宜温度:24℃±5℃酸碱范围:5.8±.5(PH)红背桂花植物特征 >

常绿灌木,高达1m。枝无毛,具多数皮孔。叶对生,稀兼有互生或近3片轮生,纸质,叶片狭椭圆形或长圆形,顶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疏细齿,两面均无毛,腹面绿色,背面紫红或血红色。中脉于两面均凸起,侧脉8-12对,弧曲上升,离缘弯拱连接,网脉不明显。叶柄无腺体,托叶卵形,顶端尖。

红背桂花种植方法 >

喜温暖环境,又怕阳光曝晒,耐半阴。冬季室温应保持16℃以上,低于10℃开始落叶,低于7℃嫩枝会受冻抽干。也怕暑热,当夏季气温超过32℃时生长停止,叶片也会发黄,春、秋两季生长最旺。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的酸性腐殖土,不耐旱,忌涝,极不耐碱,要求通风良好的环境。

红背桂花繁殖方式 >

扦插:6-7月,剪取成熟枝条12-15cm,保留先端2片叶,去除下部叶片,待切口的乳汁晾干后插入沙床,保持室温20-25℃。30-40天后生根,50天后即可盆栽。水插繁殖:6-7月,剪取当年生带踵嫩枝,长约10cm,保留上部1-2个小叶片和顶芽,插穗基部切成斜面,插入玻璃瓶内,插穗入水深度3-5cm。插后放置在散射光处,每隔一周左右换一次清水,经40天左右即可长出细嫩的新根,此时从水中取出移栽到盆中即可。

红背桂花开花形态 >

花期几乎全年。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腋生或稀兼有顶生的总状花序,雄花序长1-2cm,雌花序由3-5朵花组成,略短于雄花序。蒴果球形,基部截平,顶端凹陷。种子近球形。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于婉莹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红背桂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于婉莹;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2983.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