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白领凤鹛


白领凤鹛:别名,为雀形目、画眉科、凤鹛属鸟类,原产于亚洲我国西部、缅甸东北部及越南北部,常成对或结小群吵嚷活动于海拔1100-3600米的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竹林中,也栖息于次生林、人工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冬季下至海拔800米左右的农田、茶园和村寨附近的树丛,在较高的幼树或成树上活动。1869年命名,共2个亚种。

前额暗褐色,头顶和可竖起的羽冠淡栗褐色或土褐色或深咖啡色、具辉亮的淡色羽轴纹。枕和后颈白色,一宽的白色眉纹自眼上后方向后延伸至枕,与枕部的白色融为一体,在颈部形成白领极为醒目。眼先黑色,眼圈白色。

科目分类:雀形生存环境:灌丛颜色分类:白色_褐色性情分类:鸣禽较大体型:18cm迁徙类型:留鸟寿命年限:10年适宜温度:20℃±10℃食物饲料:杂食白领凤鹛形态特征 >

头体长15-18cm。上体土褐色,飞羽黑色,外侧初级飞羽末端外缘白色,尾深褐色,羽轴白色。颏、喉、黑褐色,胸灰褐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头侧、耳羽淡褐色或灰褐色具茶褐轴纹。背、肩、腰和尾上覆羽土褐色或淡栗褐色,尾羽深褐色,内翈和羽端黑褐色,羽轴纹白色。小翼羽和初级覆羽黑褐色,其余翅上覆羽与背相似。虹膜栗色或栗褐色,上嘴黄褐色,下嘴黄颜色,脚肉黄颜色。

白领凤鹛生活习性 >

除繁殖期间多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时候多成3-5只至10余只的小群。常在树冠层枝叶间、也下到林下幼树或高的灌木与竹丛上或林下草丛中活动和觅食。不时发出尖细的丝、丝、丝声音。

白领凤鹛饲养方法 >

主要以昆虫和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物性食物占取食总频数的83%,昆虫占61%。植物性食物主要为蔷薇科果实、各种浆果和杂草种子等,所吃昆虫主要为金龟甲、金花甲、瓢甲和叩头虫等鞘翅目昆虫,其次为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和直翅目昆虫。

白领凤鹛雌雄分辨 >

雌雄羽色相似。

白领凤鹛繁殖方式 >

繁殖期间常站在灌木枝梢上长时间地鸣叫,鸣声洪亮多变。繁殖期主要在5-8月,少数迟至9月。通常营巢于海拔1200-2700米的山地森林和山坡灌丛中,也有在茶园内筑巢的。巢多置于低矮树丛间或灌木枝杈上。巢呈杯状,外层主要为苔藓,中层为枯草、枯叶和细根构成,内垫棕丝、细草茎、草根和须根等材料,并用须根系于枝杈上。每窝产卵2-3枚,通常为3枚。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依煊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白领凤鹛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依煊;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2772.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