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深红玫瑰鹦鹉


深红玫瑰鹦鹉:别名红玫瑰鹦鹉,为鹦形目、鹦鹉科、玫瑰鹦鹉属鸟类,原产于大洋洲澳大利亚东部和东南,曾经引进诺福克岛以及新西兰。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m左右,潮湿到半潮湿的森林,有时候栖息的高度会达到1900m。经常可在年雨量超过500毫米的森林中发现它们的踪迹。幼鸟也会群聚于热带草原和农耕区以及小面积的林区。有时候也会在雨林区、果园、公园和花园等地活动。由于时常前往农耕区觅食,因此被当地农民视为害鸟。1788年命名,共3个亚种。

羽色鲜红,十分鲜艳美丽,脸颊为蓝紫色。颈部、背部和次要飞行羽的部份为黑色,并带有很宽的红色滚边。1873年首次引进入欧洲,1874年首次在欧洲繁殖成,之后种美丽的鹦鹉逐渐普遍,成为常见的家庭宠物鸟。

科目分类:鹦形生存环境:丛林颜色分类:红色_蓝色性情分类:攀禽较大体型:36cm迁徙类型:留鸟寿命年限:25年适宜温度:20℃±10℃食物饲料:谷类深红玫瑰鹦鹉形态特征 >

头体长32-36cm,重115-170g。翅膀内侧中央覆羽为黑色,翅膀弯曲的地方、外侧中间的覆羽和次要飞行羽覆羽为蓝色。外侧次要飞行羽、主要飞行羽的底色和翅膀内侧覆羽为蓝色。尾羽上方中央为黑底深蓝,尾羽外侧深蓝并带有很浅的滚边和羽尖。尾羽内侧为浅蓝色。鸟喙灰白色,虹膜深棕。翅膀拍动的相当急速,飞行成波浪状,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尖锐刺耳的鸣叫,通常比东部玫瑰鹦鹉的声音更低沉。

深红玫瑰鹦鹉生活习性 >

大多成对或是组成4-6只的小群体活动,幼鸟在繁殖季后会聚集成一大群,到了9月则会分道扬镳。个性并不十分怕生,通常都可以在近距离内接近。有时候会和同属中其他种类的玫瑰鹦鹉一起集结,例如东部玫瑰鹦鹉等。

深红玫瑰鹦鹉饲养方法 >

主要的食物是花朵、花蜜、草类与树木的种子等。

深红玫瑰鹦鹉雌雄分辨 >

雌鸟体型略小,尾巴上方中间的羽毛带有些绿色,鸟喙比较细窄短小。幼鸟的鸟体为橄榄绿和橄榄黄仅有少部分为红色,前额、头顶为红色、脸颊蓝色,其他除了喉咙、胸部上方部分羽毛、大腿、翅膀内侧覆羽等都为橄榄绿色。幼鸟需要16个月才能长成成鸟般体色。

深红玫瑰鹦鹉繁殖方式 >

繁殖期多在9-1月间,求偶时雄鸟会靠近雌鸟翅膀微开且不停地拍动,尾部也会一直摆动,头部不停地晃动、鼓起胸前的羽毛且持续地发出啁啾的鸣叫声,之后雄鸟会有喂食雌鸟的行为出现,这表示配偶之间的感情非常好。一窝产3-8枚卵蛋,孵化期约21天,雄鸟一天喂食雌鸟2次,5周后幼鸟羽毛长成,再与亲鸟相处一个月后即离巢。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智晖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深红玫瑰鹦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智晖;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2490.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