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荷包牡丹


荷包牡丹:别名荷包花_蒲包花_铃儿草_兔儿牡丹_鱼儿牡丹,为毛茛目、 科、马裤花属、毛茛系列花卉,原产于亚洲我国、日本、、俄罗斯,我国北至辽宁、河北、甘肃、四川、云南也有分布,野生于海拔780-2800m的湿润草地和山坡。全草入药,有镇痛、解痉、利尿、调经、散血、和血、除风、消疮毒等效。。

叶丛美丽,花朵玲珑,基部心形,形似荷包或一颗颗的爱心,色彩绚丽,极为优美特别,是盆栽和切花的好材料,也适宜于庭园栽培,布置花境和在树丛、草地边缘湿润处丛植,景观效果极好。花语:答应追求、答应求婚。

颜色分类:白色_红色茎形分类:直立叶序分类:互生叶形分类:掌形光照需求:中弱开花季节:春季培育难度:较难适宜温度:20℃±5℃酸碱范围:5.8±.6(PH)荷包牡丹植物特征 >

直立草本,株高30-60cm或更高。地上茎直立,圆柱形,带紫红色,根状茎肉质。叶片轮廓三角形,二回三出全裂,第一回裂片具长柄,中裂片的柄较侧裂片的长,第二回裂片近无柄,2或3裂,小裂片通常全缘,表面绿色,背面具白粉,两面叶脉明显。叶柄长约10厘米,形似当归。

荷包牡丹种植方法 >

喜散射光充足的半阴环境,比较耐寒、不耐高温,炎热夏季休眠。不耐干旱,喜湿润、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荷包牡丹花的移栽要求非常的高,每年在春天芽体刚刚萌发时是较佳移栽时间。超过这个时间或者温度的增加,移栽死亡率将会迅速增高。

荷包牡丹繁殖方式 >

分株、分根、播种、组培、嫁接。播种: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但实生苗要3年才开花,家庭繁殖一般不用,园林部门为大量繁殖或是培育杂交新品种才采用。嫁接:使用芍药做母本,采用劈接方法嫁接。

荷包牡丹开花形态 >

花期4-6月。总状花序长约15cm,于花序轴的一侧下垂。花梗长1-1.5cm。苞片钻形或线状长圆形。萼片披针形,玫瑰色,于花开前脱落。子房狭长圆形。胚珠数枚,2行排列于子房的下半部,花柱细,每边具1沟槽,柱头狭长方形,顶端2裂,基部近箭形。果未见。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俊英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荷包牡丹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俊英;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2119.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