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石蛉


石蛉:别名鳞蟋_凯纳奥蟋,为直翅目、癞蟋科、奥蟋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东南地区,我国(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台湾、上海较多)、日本。喜栖息于高大树木的树干,或灌木丛林和杂草丛中,常停留在树叶的背面。每年可发生2代,第1代成虫发生在8月,第2代1-2月发生。石蛉为点状分布,单独行动,其数量比金蛉子等虫要少,因而寻找起来有一定难度。

非常雅致,大名鼎鼎鸣虫宠物,因数量少,获取很难,所以有些冷门。鸣声雅致、柔和,声如“咭-咭”节奏比较短促而从容,具有浓厚的金属敲击韵味,犹如打铁的声音,还有回响的感觉。

科目分类:直翅生存环境:灌丛颜色分类:黑色_红色居住环境:树栖较大体型:1cm性情分类:温和寿命年限:1年适宜温度:24℃±5℃食物饲料:杂食石蛉形态特征 >

体长0.7-1cm。体形略扁平,全身体表密被银白色鳞片,通体成为铁锈色。其前胸背板略狭于头部,前部较窄,后部略宽。有长长的触须,几乎达到体长的2倍。挑选:恰恰相反,要挑选体形小的,大了比较难看,且多为老迈。此外,应选腹部有光亮的白色鳞片、色彩缤纷的,观赏价值更高。从鸣声的角度挑选,应挑选前翅基部宽厚而边缘较薄的。触须和尾须,应选长而相等的。体型要选身体扁平、后腿健壮有力的,看上去精神抖擞,能给人一种健美之感。

石蛉生活习性 >

在受惊时,既会蹦跳,且爬行速度也很快,捕捉非常困难。不能光用玻璃瓶,应该在瓶口上套纸漏斗,否则很难将它套装进玻璃瓶。可在夜间用手电照着捕捉,一般可比白天捕捉容易些。即使是已经抓人玻璃瓶内的石蛉,也要注意防止它从瓶内爬出逃走。因为石蛉不象其他鸣虫那样老实,它脚底有吸附器,可以竖直地从玻璃平子上快速爬行,所以捉到石蛉放进瓶子后,就要接着用草或布将漏斗口塞牢,防止逃跑。

石蛉饲养方法 >

可喂米粥、嫩菜叶、梨子、苹果、西红柿等饵料,要不断调换品种,以保证营养的全面,一般每天要换2次食物品种。要避免让饲养器受到烈日直晒,要给予较好的通气性。石蛉和斑蛉一样,也特别需要潮润的环境。气候干燥时要经常向其生活环境中喷水,并注意选择含水量充足的食物供喂。进入秋季以后,要注意对其逐步进行保暖。可以用老式的陶质蟋蟀罐饲养,由于虫体细小,不适合用竹篾制成的编织笼,否则容易从洞眼中逃出。

石蛉雌雄分辨 >

雄虫的前翅较短,其长度未及腹部之半,端部钝圆,翅脉模糊,腹背有较多褐色斑点,有长尾,长尾的基部色浅黄。雌虫没有翅翼,但有细而长的灰黄颜色尾须,其长度几乎达到身体长度的一半。

石蛉繁殖方式 >

卵生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美超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石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美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1834.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