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兰花螳螂


兰花螳螂:别名走花螳螂_印度螳螂,为螳螂目、花螳科、花螳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包括印度、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印尼,我国云南西双版纳也有分布。1792年命名。研究人员发现,它的形状和颜色特征,并不集中在特定的花朵或特定的颜色上,可伪装为各种不同的花朵可颜色。可捕食各种昆虫,如苍蝇、蜘蛛、蜜蜂、蝴蝶、飞蛾等。兰花螳螂的寿命大都不超过一年。春季出生,到冬季死亡,生命周期大约都在6-8个月,其实算是是很短暂的。所幸繁殖难度不算高,对希望繁殖的饲主来说或许也是另一种乐趣。

将整个身体转变为既充满美感,又极具欺骗性的伪装。完美模拟了兰花的形态,同时结合了锐利的视觉和忍者般的出击速度,从而成为世界上最为致命的伏击猎手。是螳螂目中最漂亮的物种,也是观赏性强的宠物昆虫。

科目分类:螳螂生存环境:雨林颜色分类:白色_粉红居住环境:树栖较大体型:7cm性情分类:攻击寿命年限:1年适宜温度:26℃±4℃食物饲料:昆虫兰花螳螂形态特征 >

体长3-7cm,形态颜色如粉红淡雅的兰花,步肢如同兰花的花瓣。大多数兰花螳螂是白色的,但也会在粉红到紫色间变换颜色。处于3-4龄,为最漂亮的阶段。初生幼体呈现特殊的红黑二色组合,在第一次蜕皮之后才会转变为白色和粉红色相间的兰花体色。到成虫之后,粉红色会消失而出现棕色的色斑,体色也会由乳白色转变为浅黄颜色。当兰花螳螂的翅膀长好的时候就是成虫的阶段,这时雄性的体型只有雌的一半,非常悬殊,而且雄性的棕色斑面积会比较大。

兰花螳螂生活习性 >

昼行性昆虫,有高度的掠食本能,即使是同类,也一样互相捕食。幼体也会自相残杀,堪称冷血的捕猎机器。随体形逐渐变大,可捕食更多类型、体型更大的昆虫。步肢演化成类似花瓣形状和颜色,很多不同种类的兰花都会生长各种的兰花螳螂,它们有最完美的伪装,而且能随着花色的深浅调整自己身体的颜色,

兰花螳螂饲养方法 >

饲养箱以直立式而且通风良好的箱笼最适合。高度至少为螳螂长度的3倍以上,宽度的2倍以上,越大越好。适温22-32℃,夜间温度不宜低于18℃。需较高湿度,约60-80%,每天要喷水1-2次,也可供螳螂饮用。随着虫体变老,需增加湿度。若虫则需干燥一些的环境。幼体可以喂食果蝇或幼龄蚂蚱,成体则以蚱蜢、苍蝇和等为主食。蟋蟀少食,因为蟋蟀的胃很脏,螳螂食后容易暴毙,除非饲料蟋蟀是自己养的。底材以水苔或无菌土为主,配置植物和枝干集客完成基本布置。

兰花螳螂雌雄分辨 >

有着较为极端的性二态,成年雌性大约6-7cm,而雄性只有约2.5cm。进化的第一阶为深绿色,使它很难被掠食者发现。下一阶段将显现雌螂,体色趋向于黄颜色、白色和粉色,体形较大,体色更鲜艳,通过模拟花卉更能有效地吸引昆虫。相比之下,雄性兰花螳螂体形较小,很容易伪装隐蔽起来,从而使它们可以避开掠食者的攻击,更好地寻找繁殖对象,伏击猎物。

兰花螳螂繁殖方式 >

繁殖行为与毛蜘蛛类似,雄性在繁殖后如果没有立刻离开,很可能就会被雌性吞食。繁殖时雄螳螂会把贮精囊放进雌螳螂的储精囊之中,以后雌性产卵就会经过储精囊受精。因此只要繁殖一次,雌性就可以持续产下受精卵。在夏季末繁殖后,雌螳螂会在1-14天之间产下卵块固定在树枝上。卵块中含有30-50颗卵,经过2-3个月的时间,大约就是过了冬季,在春天温度上升之后,卵块就会孵化,幼体纷纷钻出卵块。有时较大的幼体就会把较小的幼体吃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锦程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兰花螳螂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锦程;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1491.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