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的确良是什么,的确良的历史意义

的确良面料为纯纺或与棉、毛混纺,通常用于制作短袖衬衫。的确良做的衣服耐磨、不宽松、易洗、快干。生活在70、80年代的人对它很熟悉,很耐刮,很滑,耐用易干,不用熨烫,颜色鲜艳不掉色。对于单身灰头土脸的我国人来说洋布洋衫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视觉效果。
那时候没有空调,连电扇都难得,靠芭蕉扇给身体降温。穿着的确良衬衫在那个年代,拥有一件的确良衬衫如果不算时尚,至少也是洋气不可或缺的分量。
的确良,如果现在还有人叫这个名字,应该是用“的确良”吧,其实40年前,也很流行说“的确凉”。大多数人选择棉布作为衣料材料而不是化纤,认为棉布衣服透气、穿着舒适,但在很多年前恰恰相反。当时,化纤面料刚刚进入市场,价格比棉面料贵很多。按照当时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拥有一件牛仔衬衫或者粗花呢外套简直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确切的化学成分是聚酯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广州的确良
的确良是“dacron”的粤语音译,广东人写成“的确靓”。亮是美丽的意思,比如亮仔是个漂亮的男孩子。所以,“的确靓”是一个典型的求音近义的粤语译法。但在1960年代和70年代,当豆梁是从广东引进的时候,粤语并不像现在这样流行。北方人听不懂“靓”字是什么(连发音都不会发音),就改了。它给“的确凉”。
后来发现这个游戏可能不太好,就改成了《的确良》。二十年前,男孩子的标准形象是一双白色的运动鞋,一条蓝色的布裤,手肘上别着缎子般柔软的“协和”。他们剃光头发,站在路边,他们是非凡的“酷人”,保证不让时髦的年轻人盗版。
而那时候豆蔻年华的姑娘们,自然是不堪独处,穿着红蓝相间的碎花长裙,衣角处精心打褶。最会穿衣的妹子穿白裙子,也是“绝对好”的,为了不暴露,还套了一层裙子。的确,在那个时候,这是一种精致生活的标志。
历史
1976年,天津石油化纤厂在紧张的建设过程中,工地上高高悬挂着“坚持执行mzd修改工程”的大幅标语。工厂建成投产后,将生产大量的确良,再用的确良织造“的确良”面料。为了腾出土地种棉花,扩大种植粮食和蔬菜的土地,从1976年到1979年我国进口了大量的化纤设备,引起了国人的“衣”革命。
1976年以前,人们穿着和遮盖的都是棉制品。 1976年至1979年,我国大量进口化纤设备,引发了国人“衣”的一场革命。宽大无皱、经久耐用的“佳良”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代名词。
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种名为“的确良”的面料开始流行。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化纤面料“真好”实则“差”,高级的只有棉制品。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恰恰相反。因为当时普遍认为“的确良”比棉织物更好、更高级。那时的孩子们打雪仗时,他们调皮地把雪球塞到同龄人的脖子上,然后大喊“德良”。可见当时《德尔梁》在我国的火爆程度。 .
当年买布料需要布票,一张小小的布票悄然影响着人们务实的审美,“三年换新,三年旧旧,三年缝补”成为人们的穿衣之道。与纯棉面料相比,“佳良”面料牢固、不起皱、经久耐用,因此即使价格昂贵,也挡不住人们对它的追捧。同时,“佳亮”材料还能印染鲜艳的色彩。
改革开放前,我国各地的服装以深色系为主,绿色军装最为时尚。多年来,对自由和人性的追求也在计划经济中被压制。改革开放的大风一吹,首先改变的是人的颜色。来自北京的李菊回忆起往事,不禁感叹:“看当年‘遮亮’的颜色,我觉得很土气,但那时候的姑娘们都穿颜色鲜艳的‘遮亮’裙子,是陌生的,气势磅礴的。令人羡慕的。
那时,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们带来了少量的的确良衬衫。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两件真品衬衫才是真正不可多得的珍宝。在“非常时期”之前,往往舍不得穿。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晓峰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的确良是什么,的确良的历史意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晓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10.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