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徽派皖南民居建筑艺术的典范西递村

西递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有960年的历史,是胡姓人聚居的地方。青石铺成,整个村落空间自然流畅,动静相宜。西递村共有明清古民居124座,祠堂3幢,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可以算是徽派皖南民居建筑艺术的典范。
西递村头的三座青石牌坊,始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四柱五层。 “吕府堂”陈设典雅,充满文学气息。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家根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展现了“儒商”的本色;村里另一座古宅是“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为观景之用。门前下方镌刻“作退一步想”字样,生动耐人寻味。

西递村家家户户的房屋都相当富丽堂皇:精致的园林、黑色大理石的门框、漏窗、奇花异草的石雕、砖雕的亭台楼阁、人物戏曲和精美的木雕,精美的绘画和壁画无不体现了我国古代艺术的精髓。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在我国古民居中是少见的。是徽派皖南民居中的一颗明珠。
古洪村人规划建设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如今已成为“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庞大的“牛躯”,引清泉为“牛肠”,经村流入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滤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个巧妙而科学的村庄设计供水系统不仅解决了村民的消防用水问题,还调节了气温,方便了居民生产生活用水,营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好环境。
村内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间,古朴典雅,情趣盎然。 “承志堂”气势磅礴,精心雕琢,可谓皖南最古老的民居;南湖书院的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具有深厚的传统徽派建筑风格;景秀堂、东贤堂、三里堂、旭仁堂堂可富丽堂皇,或古朴庄重,与村内高大古树、房屋墙壁上的常春藤老树、村内百年牡丹相结合。四合院,可以说是一种风景,随处可以画,也体现了悠久的历史,留下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皖南民居西递、宏村依山傍水,清流以户相拥,数百座明清民居静静伫立。高大雄伟的马头城墙,带着傲慢和轻蔑的神情,还有妖媚的韵味;灰白相间的墙壁,根据时间涂上了彩色线条,更有一种凝重沉稳的效果;还有宗祠、书院、牌楼和宗谱。进入宅邸,映入眼帘的是华丽的砖石木雕装饰门罩、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家具无一不体现出一丝不苟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
西递古民居、宏村古民居是魏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有明清两代民居440余座。它们的排列、结构巧妙、装饰之美、建筑之精美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徽派皖南民居建筑艺术的典范西递村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778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