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长平之战赵王为什么用经验不足的赵括代替廉颇

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战败,导致秦国灭六国,完成统一。很多人不明白赵王为什么要用经验不足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因为经验不足,被称为“纸上谈兵”。赵王不明白这个道理吗?事实上,当时的秦国国力已经高于赵国,而廉颇以防御着称,但越拖越对赵国不利,所以赵王派遣了赵括。快速做出决定。可惜赵括的本事确实有限,之后还是中了白起的计谋,导致四十多万大军全军覆没。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史记·廉颇·麟相如列传》,其中记载:战国时期,赵奢之子赵括,名将。赵国将领,自幼习兵法,其父谈兵之事难于下。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军,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大将被秦军击败,不仅阵亡,赵国还损失了数十万兵马。
需要说明的是,在长平之战中,赵国义一开始就派出了实战经验丰富的廉颇。那么,问题来了,在长平之战中,赵国为何要派出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呢?或者说,“纸上谈兵”的赵括是如何获得赵国国君信任的呢?


首先,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公元前283年,率军讨伐齐国,大获全胜,攻陷阳津,赵王封他为上清。廉颇以骁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国。也就是在长平之战之前,廉颇有着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相应地,对于“纸上谈兵”的赵括,当时已经身患重病的蔺相如评价说:赵括只能看父亲留下的兵书,不知如何是好它。变通与廉颇相比,赵括并没有实战经验。不过,当时的赵国国君赵孝成王还是决定派赵括去抗击秦军。

对此,依笔者之见,赵国之所以派赵括代替廉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实战经验虽然是君主用人的重要参考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比如东汉末年,刘备三拜茅草诸葛亮,而后者也几乎没有实战经验。不过刘备因为名气更大,还是多次想请诸葛亮出山。至于赵括,虽然缺乏实战经验,但因为他是名将赵奢的儿子,又很懂兵书,所以在当时的赵国很有名。


同时也有说法认为,廉颇站不住脚,秦军仍难以将赵国兵全歼。赵军。”而且,在之后的决战中,秦国悄悄换下了名将白起。而这或许也是赵国自信派赵括出战的原因之一。当然,在舆论看来笔者认为,赵括的身份也是赵孝成王信任他的一个重要原因。赵奢是赵武灵王的儿子,在阙、豫之战中大败秦军。因此,对于赵括来说,可谓是赵国国君的宗室,而他的父亲曾经大败秦军,这无疑让赵孝成王产生了幻想,希望赵括也能像他父亲一样获胜。


之后,另一方面,赵国之所以派赵括去抗击秦军,是因为廉颇推荐坚守,而赵括相信自己可以抗击秦军。对于当时的赵国来说,由于粮草供应问题,赵国国君明白自己不能长久忍受,也就是只能主动求战。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巴蜀和关中地区的粮仓在粮草供应上比赵国有优势,但赵国向齐国等诸侯国借粮,却遭到拒绝。
随着长平之战持续数年,赵国粮食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此时再打下去,赵国必败无疑,与秦军决战恐怕还有机会。在此背景下,赵孝成王没有理会蔺相如等人的劝告,最终还是让赵括代替了廉颇。当然,结果就是赵国被白起打败,失去了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实力。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纳雅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长平之战赵王为什么用经验不足的赵括代替廉颇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纳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564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