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西班牙诗人夸饰主义贡戈拉人物生平和作品及轶事

贡戈拉·伊·阿尔戈特(Luis de Gongora y Argote),西班牙黄金时代诗人、剧作家,著名文学流派“贡戈拉主义”(夸饰主义)的创始人。出生于科尔多瓦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一名法官。
15岁进入萨拉曼卡大学攻读神学。 1589 年回到科尔多瓦,他在大教堂接受了失业神职,但不受正典的约束。 1617 年他去了马德里,获得了国王宫廷小教堂的牧师职位。 1626年退休回到故乡科尔多瓦。次年5月23日逝世。
人物生平
贡戈拉出生在科尔多瓦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一名法官,母亲出身贵族。幼年就读于萨拉曼卡大学,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1575 年,他获得了一个小的教职,并成为科尔多瓦大教堂赞助下的恩人。 1589年起游历西班牙各地,创作了大量长诗、短诗、爱情诗、音乐剧等。
他在法庭上与著名诗人克维多争论,他认为克维多在讽刺诗中抄袭了他的诗歌。 1609年他回到科尔瓦多,致力于美学和巴洛克艺术的研究,并试图将自己的风格融入到他的文学中。 《莱尔马公爵颂》写于 1610 年至 1611 年之间。

1613年,他创作了他最宏伟的作品——《孤独》(未完全完成)。这首诗的诞生引起了以贡戈拉为代表的夸饰主义派与以克韦多和洛佩德维加为代表的格言学派的争论,格言学派在某种意义上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克韦多因写讽刺朝廷的诗而入狱,并且一些格言的拥护者被派去参军,但贡戈拉的名声却因此更盛。
1617年,菲利普三世任命他为宫廷神父,直到1626年他和家人一直住在皇城,并在宫廷任职。 1627年,贡戈拉带着失忆症回到家乡科尔多瓦,同年因中风而穷困潦倒。
西班牙著名画家委拉斯开兹将贡戈拉描绘成额头宽阔的圣人,而他的对手克维多则以开朗健谈、广交际而著称。在讽刺横行的时代,贡戈拉没有像克韦多那样夸饰主义,也没有像胡安·德·塔西斯·贝拉尔达那样咄咄逼人地抹黑。贡戈拉能够通过优美的修辞、夸饰主义或隐晦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思想,其中大部分词句相当优美而含糊。
诗才
贡戈拉的诗歌天赋最早是被塞万提斯发现的。他的民谣作品发表后,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1627年,他在西班牙发表了《荷马诗集》一诗,但被宗教裁判所查禁。 1633年再版,流传至今。
作品
《孤独》写于1612年至1613年间,是贡戈拉的代表作。这首长诗原计划分4篇写成,但只完成了上篇1901行,下篇979行。
主要以“西尔瓦”类型编写。第一部分讲述的是一个少年在海中溺水漂流到一个小岛的海边,被牧羊人救起,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并参加了他们的节日和婚礼。第二部讲述少年随渔民出海,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故事。
全诗描写情节不多,以写景为主,比喻大胆,意象奇特,两句句式,词汇夸饰主义,典故稀少,但结构优美,充分表现了诗歌的“夸饰主义”。此外,还有一首写于1618年的长诗《巴兰与蒂斯贝的故事》。
轶事
贡戈拉和他的同时代人称这种诗体为“夸饰主义”,出自“精心栽培”之意。塞万提斯、洛佩·德·维加、克维多等当时的著名作家虽然反对这种风格,但从他们的作品来看,也受到了他的影响。
“夸饰主义”影响散文,形成散文的“概念主义”。这类散文使用许多抽象的、模棱两可的、难以理解的特殊概念来表达作者的思想。 17世纪西班牙文学中“概念主义”散文的代表作家是格拉西安和克韦多。
“夸饰主义 ”,后来又称为“贡戈拉主义”,是17世纪西班牙文学中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作。这种风格在17世纪几乎占统治地位,其影响遍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直到18世纪才衰落。
在19世纪,“贡戈拉主义”成为默默无闻的代名词。 20世纪,对贡戈拉的评价开始发生变化。由于达马索·阿隆索等人的游说,20年代掀起了一股重新评价贡戈拉诗歌的热潮,许多诗人纷纷效仿贡戈拉的创作风格。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妙手文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西班牙诗人夸饰主义贡戈拉人物生平和作品及轶事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妙手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04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