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勃列日涅夫改革特点(经济,政治,军事)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柯西金出任苏联部长会议主任,开始了长达18年的勃列日涅夫任期。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实行了一系列改革,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工。史称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是“三夫改革”之一。
这一时期的苏联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64年到70年代初进行新一轮经济改革。 “实行新经济体制”,经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经济发展规模增加,苏联综合国力增强。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经济改革步伐放缓,停留在对以往改革的调整和修复状态,没有任何创新,经济发展呈现停滞不前的趋势。衰退。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Leonid Ilyich Brezhnev,1982年11月10日-1906年12月19日),赫鲁晓夫之后的苏联党政军较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历任苏共中央、苏联较高苏维埃主任团主任、苏联元帅、苏联国防委员会主任。
在位期间,他对苏联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进行了改革,使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了有利地位,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的全球霸权。在他的统治下,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逐渐发展为霸权,他向东欧、我国和其他主义国家推荐“苏联模式”。

经济
1967年11月,他首次提出“发达主义”概念,宣称苏联“建成了发达的社会”,即“各尽所能,按劳付酬的原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 1977年,他进一步阐述“主义成熟发展阶段是从资本到主义道路上的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公民作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和主要目标。”
此外,勃列日涅夫认为,“发展重工业过去是、现在也是苏联经济政策的不变原则”,是完成国??民经济各项任务的前提。为此他将85%以上的工业投资用于发展重工业。
政治
1965年6月,勃列日涅夫撤销经济行政区各级国民经济委员会和部门国家委员会,设立苏联部和加盟共和国部。 1966年,在苏共二十三次代表大会上,中央委员会主任团改为中央,任命中央代替中央第一书记委员会。委员会。干部轮换制被取消,领导体制僵化,干部队伍老化。
在此期间,苏联各级领导层变动甚微,尤其是高层领导层,处于超稳定状态。这一时期,增加了许多新的行政机构,机构规模明显扩大,办事人员增多。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勃列日涅夫摒弃集体领导原则,强化个人权力。 1977年,勃列日涅夫接替波德戈尔内担任较高苏维埃主任团主任(来还兼任国防委员会主任),独揽党和国家的较高领导权。此外,勃列日涅夫还启动了宣传机器,宣传自己的政绩。
此外,在他任职期间,对斯大林的评价逐渐得到肯定,允许在宣传和文艺作品中正面提及斯大林,并在斯大林墓前竖立了斯大林半身像。他本人曾称赞“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领导了一切对敌行动”,“为动员苏联的一切力量做了大量工作”。

军事
苏联军事力量的迅速扩张,逐渐改变了美苏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海军从近海防御舰队扩充为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武装力量;在战略核武器方面,它拥有1300枚洲际弹道导弹,超过美国的1054枚洲际弹道导弹。首次70年代初,美苏军事实力基本达到平衡,此后日益向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
如此一来,苏联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与美国的战略均势,跨入超级大国行列。苏联和美国在军事实力上旗鼓相当,这进一步加剧了双方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争夺。
苏联历史研究为何忽视勃列日涅夫时期
长期以来,勃列日涅夫时期给人以安定的表象,有评论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安全的改革。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看到,这种稳定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就意味着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停滞。
勃列日涅夫的口号“稳定”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勃列日涅夫之所以出现稳定,还与他在苏联执政期间没有发生重大历史事件有关,那个时期不像斯大林时期,大事接踵而至。
1991年底苏联剧变后,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自然是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主义国家为什么会解体,需要着重研究其解体的深层原因。然而,勃列日涅夫时期对某些人来说是繁荣的标志。 ,这主要是指:从60年代后半期苏联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到1970年代初期苏联的战略核武器达到与美国相当的水平,而苏联联盟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
因此,在一些人看来,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是“苏联综合国力的鼎盛时期”。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如懿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勃列日涅夫改革特点(经济,政治,军事)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如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643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