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嵩山是怎么形成的

嵩山是怎么形成的
嵩山岩石的发展完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都暴露出来,在地质学界被称为“五世同堂”(在地球发展的历史上,历太古、元古、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五代、习习被称为“五世同堂”)。
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轮岩”。嵩山有海相生物化石,也有陆相生物化石,还有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和古生物进化的宝贵数据。

根据国内外地质学家的考察,古太古宙时期,嵩山是一片茫茫大海。经过23亿年前的“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亿年前的“少林运动”,3次大的地壳运动后,逐渐形成山脉,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又经过约2亿年,这里的地壳上升到海面以上,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煤炭含有地层。
2亿3千年左右,我国版图上发生了长时间持续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发生了“燕山运动”,嵩山地区被南北方向挤压,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形。
嵩山明确保存了不满20平方公里、23亿年、18亿年、5.7亿年发生的三次构造运动遗迹,其不匹配接触面清晰,变质变形遗迹丰富多彩。在400平方公里以内,太古宙、远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连续完全露出。五个时期的地质现象在嵩山表现整齐,在地质学上被称为世界罕见的“五代同堂”。马杏垣教授的“重力滑动结构”理论创立于嵩山,各种滑动遗迹在嵩山有典型的系统表示。

嵩山因其丰富的地质内涵而受到世人的喜爱。看看嵩山5代的地质,就好像翻过了地质史一样。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土,构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岩象“登封群”的“登封朵岩”。
嵩山的山体岩复杂多,主要是石英岩层。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嵩山的基岩石在地球发展的初期形成,有可能是当时大量的火山、岩浆活动的产物。这些岩石形成后,地球表面空气中的氧含量少,与许多行星的表面状况差少,可能不适合生物生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当时的生物遗迹。
距今约23亿年前,嵩山的地壳发生了剧烈运动,地质学家们把这次运动称为“嵩阳运动”。在“嵩阳运动”之后,地壳开始沉入海面以下,受到巨大嵩山群底部的堆积。
这个过程经过了大约10亿年以上。2009年以来,嵩山群的地层厚度达到2100米以上,其中由于地壳的升降、风化剥蚀等原因,可能有一些损失,这个时期属于地质史上的元古代初期。这时,地球上最原始的生物,例如菌藻类植物开始慢慢形成,之后原始动物开始出现。
距今18亿年左右,地壳再次发生变动,巨大的石英砂岩开始慢慢隆起,皱纹变成了山。这次地壳运动的挤压力来自东西方向,嵩山群的地层被南北接近的皱纹所挤压。
皱纹的作用非常强,岩石层中也有直立的。这在太室山和少室山的南侧可以看到。这次的地壳运动被称为“中岳运动”。中岳运动也发生了断层。
中岳运动后,地壳逐渐被夷平、下降,最初是由粗大的粒子堆积而成的砾岩,之后是砾岩、泥岩,直到含有钙镁的石灰岩为止,表明这里的地壳开始被海水淹没。
到了五六亿年,发生了“少林运动”,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进入了古生代。这次运动的证据可以在少林寺南山的斜坡上看到。少林寺的位置代表着地质历史上的转折点。寺前是古代地层,寺后是寒武纪地层。
从寒武纪到奥陶纪,嵩山地区依然被海水深深地覆盖着。又过了2亿年左右,这里的地壳开始上升到海面以上,受风化和剥蚀作用,石灰纪中形成了含有煤炭的地层,直到二叠纪为止,嵩山的南北两侧堆积了这样的地层,成为了这个地区的主要煤田。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灵武 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嵩山是怎么形成的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灵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886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